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心孩子“假感冒”,千萬不要大意

冬季, 是兒童感冒的高發季節, 感冒作為一種常見病, 不少家長都以為感冒是小事, 隨便吃點感冒藥草草了事。 殊不知, 小兒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後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 還可引起心肌炎、腎炎, 甚至危及生命。 甚至還有許多病症類似於感冒卻不是感冒的疾病, 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大意。

病毒性肝炎

病初多有發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 其主要鑒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黃疸、肝區痛。 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 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並出現上述症狀者應及早確診治療。

Advertisiment

流行性乙型腦炎

蚊類蟲媒傳染病。 主要特徵是起病急, 季節性強, 多集中在7~9月份且高發於10歲以內兒童, 臨床可見體溫迅速上升, 伴頭痛、嘔吐、精神不振, 甚至昏迷或抽風, 少數有肢體癱瘓等。 查外周血和腦脊液有助確診。

麻疹

麻疹的症狀和感冒也很相似, 如發燒、流鼻涕、乏力, 一般發生在1歲~4歲的孩子。 幾天之內, 孩子的面頰上會出現紅點, 紅點的中心是白色或藍色, 之後向全身蔓延。 全身皮疹和頰黏膜有麻疹白斑, 3~5天即蔓延全身, 高熱40℃持續不降。 若無異常2周即愈。

猩紅熱

主要特點有高熱, 遍體細小紅丘疹, 面頰紅暈, 口周蒼白, 舌質鮮紅若草莓狀, 繼而皮疹脫屑而愈。

肺結核

臨床可見持續反復的低熱、盜汗、食欲下降, 伴咳嗽吐痰、體形消瘦等。

Advertisiment
反復痰檢可查到結核桿菌而確診。

風濕性疾病

多發于普通感冒之後, 伴著漫長的病史, 逐漸出現遊走性關節腫大疼痛。 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療, 可引起心臟瓣膜受累進而繼發風濕性心臟病。 應特別注意, 若感冒後不明原因發生四肢關節紅腫熱疼, 應考慮到風濕熱的可能。

腦膜炎

且每10個病例中就會有1個被誤認為是普通感冒。 常見症狀是手足劇烈疼痛, 或手足冰冷、皮膚蒼白、嘴唇發青、高燒、嘔吐、乏力和頭痛、頸部僵直, 難以喚醒, 發出不同以往的哭聲或呻吟。

水痘

通常孩子會先發燒、無力、沒食欲, 與感冒有些類似。 之後身上會出水泡, 並持續幾天, 結痂脫落, 大約10天到3個星期才能消失。 水泡很癢, 如果抓破, 就會留下疤痕,

Advertisiment
通常都伴有高熱。

流行性腮腺炎

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 低燒、頭痛、兩腮腫起、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 覺得燈光或陽光異常刺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