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心孩子成假期“宅娃”

由於自由的工作性質或者賦閑在家打發時間的時尚青年們被稱作“宅男”、“宅女”, 而隨著假期的深入, 類似的詞語也開始被用在了小孩子的身上:“ 宅娃” 。 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 又不放心讓孩子獨自出門, 所以很多小朋友在放假時就只能一個人整天待在家裡, 或看電視或沉迷網路, 成了“宅娃”。

“宅娃”長期獨處影響身心健康

據心理學專家介紹, 整天呆在家裡不出門,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是比較不利的。 長期缺少運動, 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 影響成年後的骨密度。 而躲在家中“不見天日”,

Advertisiment
還會引起身體合成維生素 D 不足, 造成骨質的鈣代謝失常, 骨密度降低, 骨質的強度及硬度不夠。 經常食用營養成分單一的速食食品更會直接影響生長發育及身體健康。

而另一方面, “宅娃”們受到的心理影響可能更為嚴重。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建立內心世界並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 他們應該面對和適應真實的社會生活, 而不是一個人在家裡‘自得其樂’, 或者到網上去尋找虛擬的生活空間。 ”據專家介紹, 讓孩子長期一個人待在家裡, 他會變得不願意與人溝通, 情緒不佳、無精打采、焦慮抑鬱, 長此以往有可能導致性格變化。 網路世界千變萬化, 如果孩子們習慣了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找精神依託和成就感, 會使他們越陷越深,

Advertisiment
逃避現實世界。 一旦開學, “宅娃”們會對學習生活難以適應, 和同學們的人際關係也難以協調。

“宅娃”產生非一朝一夕

專家認為, 假期裡的“宅娃”狀況不應簡單地批評, 而是應該分析原因, 並調動社會和家庭的力量來解決。 “宅娃”的產生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舊的教育模式:傳統的家庭教育認為孩子的成長是學校的任務, 在家庭中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 家長並未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行為, 或者只在孩子長大後在社交方面遇到問題時才意識到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

二、沒找到與人打交道的樂趣:由於家庭對於孩子的社交能力不關注, 而現在大多數孩子又是獨生子女, 在學校裡的人際關係也不是很樂觀, 因此孩子找不到與人打交道的樂趣,

Advertisiment
自然更加願意把心理寄託投放在網路、電視等虛擬世界和個人空間裡。

三、缺少社會綜合力量支持:“雙職工”家庭在撫育子女的過程中確實會遇到現實的困難, 學校往往成了家長們寄放孩子的“託管所”, 因此一旦孩子放假, 家長會更加不知所措, 社會上又沒有可以代為照管孩子的合法機構, 因此孩子就只能無奈地做“宅娃”。

社交能力強孩子更易適應社會

據介紹, 5 歲至12歲是兒童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 也是培養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培養出來的社交能力將成為決定人能否在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而這方面往往是傳統學校和家庭教育所缺乏的。 假期裡孩子常常獨自在家,

Advertisiment
將嚴重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 因此尋求專家和專業培訓機構的訓練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社交能力”被公認為孩子走向社會時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 多數家長已經意識到了“社交能力”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但還是不知道具體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鍛煉。 專家表示, 家長首先要明確“ 社交能力”內涵。

“社交能力”經常被人們掛在口頭, 可“社交能力”的核心是什麼?據介紹, “社交能力”的核心是自信心與情緒管理, 即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狀態的洞察力與管理能力。 而“社交能力”的基礎是好的語言智慧, 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與理解。 社交能力的提高, 不僅可以減少與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衝突, 而且可以改善自己的社會交往生活,

Advertisiment
提高生活的愉悅感與成就感。

培養孩子的社交技巧, 不僅僅要關注與人交流的能力, 還包括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提高情緒認知能力、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溝通技巧以及很好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和領導才能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