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高並不一定全是發燒, 環境等因素也影響體溫
如孩子在高溫的環境中, 或者運動、哭鬧過後, 也會出現體溫波動。 若僅有短暫的體溫波動, 體溫在37.5℃-38.0℃之間, 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 父母可繼續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 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
Advertisiment
感染等疾病因素引起的發燒則不同, 孩子除了體溫升高之外, 同時還會出現面色蒼白、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等其他異常表現。 由於小兒個體存在差異, 發熱的表現也會存在很大的不同, 用手觸摸四肢及額頭也許很難察覺, 最好以觸摸胸腹部感覺為准。
假冷真熱
孩子可能本來因感冒而發高燒, 可手足摸上去卻感覺冰冷, 直到體溫逐漸下降以後, 手足皮膚才又慢慢地熱起來。 這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 3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
假冷真熱的原因主要是小兒、特別是嬰幼兒的四肢血量少於內臟,
Advertisiment
因此, 遇到孩子手足發涼時, 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並不少, 就應想到可能是發熱的一種假像, 這時可以用體溫表測量孩子的體溫;如一時找不到體溫表, 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