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心!電視的“印刻效應”讓寶寶傷不起

寶寶幼兒時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 不少父母因為能陪伴寶寶的時間少, 而讓寶寶看電視能學習語言。 有這種做法的父母要注意了, 專家提出電視機對寶寶有“印刻效應”的影響。 什麼是印刻效應, 它會對寶寶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解答。


電視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澳大利亞的比較行為學家勞侖茲指出:初生嬰兒從外界獲得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他說:“動物的學習(不僅限於人類的所有動物的學習), 特別是剛剛誕生時的學習, 表現出印刻似的現象。 ”

什麼是“印刻效應”

例如, 野鴨、鵝等動物的幼崽(孵化後絨毛風乾後就馬上具有行走能力),

Advertisiment
具有這樣的本能行為--把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目標作為追逐的物件。

雛鴨最初看到的在動的東西常常是母鴨, 雛鴨跟著母鴨走是保衛自己生存安全的最佳方式, 這是一種合理的行為。

這裡必須加以修正的是,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 這些雛鳥一生下來就追逐自己的母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可是現在我們發現它們還存在著這樣一個法則--印刻效應, 即這些雛鳥最初只要看到任何移動的東西, 不管那是什麼, 都會跟著跑的。 比如, 那個運動物體是人, 它就跟著人跑;是個玩具動物, 它會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看一眼, 拼命地朝著玩具動物追去……


孩子很容易沉迷電視

Advertisiment

“印刻效應”對寶寶的影響

勞侖茲所說的“印刻效應”, 事實上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因為這也同樣適用于人類的嬰兒。

嬰兒出生後所處的環境裡大都有電視機。 嬰兒降生後一個半月左右, 耳朵基本上能聽到聲音, 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 如果這時就給他看電視, 嬰兒的頭腦裡就會刻上電視的印跡。 這樣的話, 嬰兒對母親的聲音反而會變得沒有反應, 即使母親把看到的東西講給他聽或給他唱歌, 他也會無動於衷。 這種嬰兒到了兩三歲時, 通常會表現出以下的傾向來:

(1)不會說話;

(2)不能注視母親的視線;

(3)活動劇烈, 無法安靜;

(4)喜歡電視中的廣告, 愛哼唱廣告音樂;

(5)獨立能力差,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適當遠離電視, 寶寶的生活更健康

(6)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事情;

Advertisiment

(7)喜歡機械類的東西, 並能較早地學會操作;

(8)顯示出很廣的知識面。

嬰兒大腦因電視而產生的這種“印刻效應”, 大約發生在他剛一出生到兩歲左右這段時間裡。 給兩歲的嬰兒每天看五六個小時的電視, 毫無疑問地會使他具有上述傾向。

我們應該知道, 嬰兒不能看電視的原因, 不僅僅是指他只是單方面地接受電視語言, 沒有說話的機會, 而使得語言會話功能發展遲緩;除此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危險, 即印刻式危險。

被這樣撫養的孩子, 會對母親的呼叫不予理睬。 要扭轉這種狀況, 則需要利用答錄機, 事先錄好母親呼叫孩子的磁帶, 然後反復地放給孩子聽, 漸漸地, 母子對話的通道才會被打開, 孩子也才會回答母親的呼喚。

Advertisiment
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印刻效應”是多麼的不容忽視。

小編總結:“印刻效應”對初生嬰兒的影響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如何防止電視機的“印刻效應”, 讓寶寶的語言會話功能健康地發展呢?這就需要母親重視嬰兒出生後所處的環境, 儘量避免太早讓寶寶接觸電視, 而多花點時間與寶寶進行對話, 建造良好的語言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