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我們的寶寶害怕打針要怎麼辦呢?

“最初帶寶寶去醫院他還沒有什麼反應, 1歲以後反而膽怯了起來, 剛到候診室門口就大哭, 怎麼都不進去。 ”“每年幼稚園體檢都免不了幾場眼淚風波。 孩子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打針。 怕打針自然也很怕大夫, 去醫務室時會很緊張地拉住老師的衣服不放。 有一次, 妞妞說什麼也不肯去, 最後還是老師一邊拉著她的手一邊鼓勵她, 才完成了體檢。 ”

這是我們熟悉的兩個場景。 以前來醫院給孩子留下了痛苦的回憶, 再次的感官刺激必然給寶寶帶來恐懼的情緒, 而且打針的確會給孩子帶來一些疼痛和不適,

Advertisiment
做父母的首先要理解。

減輕壓力的辦法:

平時演練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打針”的遊戲。 當“醫生”給“病人”打針時, 別忘了, 你的“榜樣作用”非常強大:你要讓孩子體會到, 雖然打針有點疼, 但是只要堅強勇敢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準備“寶貝”

和孩子一起準備一個“寶貝盒”, 裡邊放一些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或小禮物, 也可以把孩子想做的事情(如去動物園、公園等)畫在紙條上, 放在“寶貝盒”中。 在孩子去醫院之前承諾, 如果他不哭鬧, 就可以從“寶貝盒”中任意挑選一樣“寶貝”。

拒絕“嚇唬”

平時不要用打針來嚇唬孩子。 有的父母在孩子淘氣或不聽話時, 就用打針來嚇唬孩子,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談針色變”, 一旦到了生病打針時, 就會大哭不止。

Advertisiment

深情擁抱

看病當天, 你要表現出盼望已久的樣子, 你良好的情緒會給孩子一個良性的刺激。 在看病時, 積極的鼓勵也會起到好的作用:“你看沒什麼, 和咱們玩的遊戲差不多。 ”“再堅持一下就會好了。 ”看完病後也要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太棒了, 又一次戰勝了病魔, 英雄啊!”誰不願意當英雄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