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 是一門大學問。 其中, 如何鼓勵孩子, 是父母必修的溝通學分。 例如, 孩子今天自己整理了房間, 作為父母, 該如何鼓勵呢?
1. 說結果。 注意到了孩子整理房間的行為, 父母可以說―― “我發現你今天已經整理了房間, 現在房間煥然一新。 做得真好!”
2. 說原因(具體細節)。 告訴孩子――“你不僅把床上的衣服都疊好了, 也把書桌上的書都排列整齊了, 真棒!”說得越具體, 孩子下次越知道該怎麼重複這個行為, 也知道了自己哪些行為是受到稱讚的。
3. 說內在人格特質。 接著, 父母可以說―― “看得出來, 你是個很負責任(勤勞,
Advertisiment
4. 說正面影響。 例如可以這樣說――“有你這樣的孩子, 爸媽覺得很高興。 ”
如果把上述這些話一氣呵成, 就成了: “我發現你今天已經整理了房間, 現在房間煥然一新。 做得真好!你不僅把床上的衣服都疊好了, 也把書桌上的書都排列整齊了, 真棒!看得出來, 你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 有你這樣的孩子, 爸媽覺得很高興。 ”
然而, 在“說正面影響”的一項時, 建議父母要謹慎為之。 大部分父母都習慣和孩子說:“爸媽以你為榮”, 如 “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 爸媽真以你為榮。 ”孩子會感覺滿分爸媽才會“以他為榮”, 那萬一下次沒考好, 父母就不再感到驕傲。 如果換一種說法, 強調人格特質――“這次你考了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