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育兒口號流行

一些社會上流行的口號, 聽起來是不錯的;但是在照著這些口號做的時候, 如果不小心, 就會被它們誘落陷阱。

“要鼓勵孩子表現自我”

我們的傳統文化推崇含蓄、謙讓, 別人誇獎我們“做得好”, 我們傳統的回答應該是“哪裡哪裡, 過獎了”, 仿佛自己做得並不好, 別人也誇得不對。

而在當代社會, 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實力和才能, 使自己的工作被認可, 對於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來說, 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的小學和幼稚園, 也開始給孩子們各種展現自己的機會, 鼓勵孩子們站出來, 表現自己。

“不要壓抑孩子的個性”

Advertisiment

我們這一代父母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那個空前統一的時代:思想統一, 行動統一, 服裝也統一。 人人都是組織的人, 一切服從組織, 缺少自我, 缺少個性。

改革開放以後, 人們的衣著漸漸豐富多彩, 思想也逐漸活躍起來。 社會的寬容度逐漸增加, 人們的觀念逐漸多元化, 社會生活也多樣化了。 個人的特點、利益和意願逐漸得到尊重, 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化。 父母們教育孩子, 也不再像過去那樣, 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符合單一的標準。 尊重孩子的意願, 發展孩子的個性, 成為育兒的新時尚。

“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我們小的時候, “友誼第一, 比賽第二”的口號, 是每逢體育比賽必喊的。 那個時候我們受的教育是, 得第幾名關係不大,

Advertisiment
但是必須表現出良好的道德風貌。

而現在,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 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明顯。 體育比賽中, “友誼第一”的口號已逐漸淡出;“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也逐漸成為教育的另一個響亮的口號。 孩子們在學習上競爭, 在特長上競爭;考學校要競爭, 小學裡也開始有了班幹部的“競選”。 老師和父母們都鼓勵孩子們爭第一:“我是最棒的!”

“要保護孩子的自尊”

我們小時候, 父母們的教育名言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 罵是愛, 不管不教要變壞”, 等等。 那時, 父母打幾下, 老師批評一頓, 所有的人都認為理所當然。 至於孩子的感受, 就很少有人去想了。

當各種新的教育觀念隨著開放的思潮湧入我們頭腦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發現孩子的自尊對於他的健康發展來說是如此重要, 於是開始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會想:我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嗎?甚至因此而不敢批評孩子。

採編自: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