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疑惑:滿月後就應該加配方奶嗎

純母乳餵養應持續4~6個月。 添加輔食後, 母乳也應喂到兩歲或更長時間。 可是許多孩子在新生兒期以後, 母乳餵養所占份額就越來越少, 代之的是配方奶粉。

影響母乳餵養的因素很多, 如:母親身體狀況、心情、睡眠、飲食、奶水是否充足等, 但最重要的還是母親的決心。

母親常常被一些想法困擾, 並最終放棄了母乳餵養。 例如產假後上班, 孩子不吃奶瓶怎麼辦?孩子習慣了母乳的味道以後, 不吃奶粉怎麼辦?喂母乳使孩子過於依戀母親怎麼辦?母乳看起來比奶粉稀, 是不是營養不夠?加點奶粉試一試?奶粉與母乳一樣好?凡此種種,

Advertisiment
促使媽媽過早地加餵奶粉, 甚至影響了媽媽與孩子建立感情(潛意識中的分離情緒使媽媽疏遠孩子)。 實際上, 媽媽應該盡情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進行母乳餵養。 即使只有幾周, 幾個月也好, 不要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 或設想中的分離情景毀掉了這黃金時光。 爸爸媽媽應該努力尋找一些辦法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而不應該以疏遠孩子、不給孩子最好的食物——母乳為解決辦法, 這樣做代價未免太大了。

奶粉商的宣傳使嬰兒奶粉家喻戶曉, 而其慣用語“母乳化”又何等具有誘惑力, 有時它真的使母親認為它與母乳一樣好。 在醫務人員的囑託淡化之後, 試試嬰兒奶粉的念頭簡直無法抵禦。

Advertisiment
然而, 實際情況是, 奶粉離十全十美還差得遠。 “母乳化”是商家追求的、但卻是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

1、嬰兒配方奶粉只是克服了牛奶中顯而易見的不足, 如:改變蛋白質的配比, 加入維生素等等, 但畢竟是以牛奶為基礎的改進(牛奶主要是適合小牛生長的), 而非以人乳為基礎。 研究發現, 母乳比牛奶多400多種營養素。

2、喂母乳的嬰兒的大便與餵奶粉的嬰兒的大便截然不同(性狀和味道均不同), 說明兩種食物肯定是不同的。

3、孩子成為了現階段奶粉的實驗品。 奶粉商和科研機構不斷在改進配方, 使之更貼近母乳。 奶粉需要不斷改進還遠遠沒有達到最好。 所以, 我們的孩子成為了現階段奶粉的實驗品, 而其對孩子的長期影響如何,

Advertisiment
是未可知的。

4、母乳既可滿足孩子生理發育, 又可滿足心理發育, 還可保護孩子免受感染。 母乳是鮮活的, 可變的;而奶粉惟一可調的只是量和固定熱量, 沒有活性免疫物質, 沒有消化酶。

5、許多吃奶粉的孩子, 在3個月左右會突然出現拒食牛奶的現象。 少則幾天, 多則十幾天。 推論這種情況, 與牛奶的高溶質、高蛋白質、過多代謝廢物引起肝腎負擔過重有關;但吃母乳的孩子極少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 牛奶(奶粉)是否真的適合孩子還是有疑問的。

6、奶粉中添加著與母乳相近的營養素, 但其生物利用率遠遠不如母乳, 不能利用的過多廢物必須排除, 因而增加了肝腎負擔。

7、配方奶使嬰兒的身長體重達標(這也是媽媽相信配方奶的最重要的原因),

Advertisiment
但對促進腦發育、最大限度地發揮遺傳學潛能還無從談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