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夏秋季流行經蚊子傳播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 其臨床表現為:潛伏期為5-15天, 症狀以高燒、驚厥、昏迷為主要特徵, 病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起病急, 主要表現:全身不適、頭痛、發燒、常伴有寒戰, 體溫38℃-39℃, 嚴重者高達39℃-40℃。 幾天後中樞神經感染加重, 出現意識障礙, 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驚厥或抽搐, 頸項強直, 受影響肢體出現麻痹,
Advertisiment
乙腦滅活疫苗
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皮下注射。
劑量:0.5ml
反應:大多數人接種無反應, 僅個別兒童注射後, 局部出現紅腫、疼痛, 1~2天內消退。 少數有發熱, 一般均在38°C以下。 少數有頭暈、頭痛、不適等自覺症狀。 偶有皮疹, 血管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發生率隨接種次數增多而增加。 一般發生在注射後10~30分鐘, 很少有超過24小時者。 此類接種反應多見於反復加強注射的對象, 尤以7歲以上兒童加強注射較為多見。
禁忌:發熱及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病;腦及神經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
Advertisiment
注意事項:疫苗混濁、變色(變黃)、安瓿有裂紋、有異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後在現場休息片刻, 以防副反應發生;應備有1:1000腎上腺素, 供偶發休克時急救用;10歲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隱性☆禁☆感染而獲得免疫力, 故無必要再接種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
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皮下注射。
劑量:0.5ml
反應:注射後一般無反應, 少數人局部紅腫, 偶有發熱和過敏性皮疹。
禁忌:發熱;急性傳染病;中耳炎;心、腎及肝臟等疾病;活動性結核病;有過敏史或抽風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統缺陷, 近期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者。
注意事項:啟開安瓿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疫苗溶解後有搖不散的凝塊、安瓿有裂紋、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變色(紅),
Advertisiment
乙腦疫苗的注射時間和有效期
乙腦滅活疫苗:國家免疫程式規定基礎免疫共注射兩針, 出生後滿6月齡的寶寶開始接種第一針, 7-10天后接種第二針, 1歲半至2歲齡(18月齡至24月齡)及4歲時各加強免疫一針, 6歲時再加強免疫一針。 對於流行地區的寶寶, 應對于6歲以下乙腦免疫史不詳或未按免疫程式全程接種的寶寶進行應急接種。
乙腦減毒活疫苗:1歲齡時接種第1針, 2歲齡時加強免疫一針, 7歲齡時再加強免疫一針。 發熱、急性疾病及嚴重慢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和既往對抗生素有過敏史者以及對過敏性體質的人均不可注射。
乙腦疫苗的注意事項
1、疫苗接種應在流行季節前一個月完成。
Advertisiment
2、接種前應詢問量否有過敏史。
3、認真、仔細檢查疫苗的品質, 若液體疫苗有混濁、變色、異物、曾經凍結, 均不得使用。
4、應備有1‰的腎上腺素, 以備發生過敏性休克時急救用。
5、液體疫苗臨用前, 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亞硫酸氫鈉溶液, 混勻後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 能減輕注射疫苗時產生的疼痛。
6、接種乙腦疫苗一般無反應, 個別有發熱、頭暈等症狀。 如有皮疹者應注意觀察, 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對症治療。
乙腦疫苗的注射方法
每瓶0.5ml, 8月齡和2歲兒童注射0.5ml, 含乙型腦炎活病毒不低於5.4lgpfu, 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進行皮下注射。
乙腦疫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全身反應
首先表現為發燒。 輕度為37-37.5度,
Advertisiment
局部反應
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 接種部位可出現紅, 腫, 熱痛等現象。 反應比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 淋巴管發炎。 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範圍又分為輕, 中, 重。 輕的直徑小於2.5CM, 中的在2.5-5CM.超過5CM為嚴重反映, 這時反應可持續數小時。 如果局部紅腫較重, 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 早晚各一次, 每次5分鐘左右。 並要勤換內衣, 避免破潰後感染,如局部感染可塗紫藥水。
(實習編輯:朱清銀) 避免破潰後感染,如局部感染可塗紫藥水。
(實習編輯:朱清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