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疼痛是生命裡最好禮物(圖)

受訪人:曹燕

年齡:39歲

有時想, 如果我把39年來經歷過的不下10次外科手術(包括剖宮產手術), 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 講給女兒或他人聽, 女兒會從中得到什麼?世人除了感歎你真是不幸, 還會不會有所得?我真的是沒有把握保證讓人得到的是一些積極的東西, 所以我至今沒有對女兒說起過。

女兒偶爾也會問我:媽媽, 我是怎麼來的?我會指指肚子說, 像小蟲子一樣從這裡爬出去的。 女兒對這樣的回答似乎是滿意的。 也許終有一天她不滿足了, 她要求跟你一同去體驗屬於你們倆個人的更細微的感受,

Advertisiment
那可能是在她即將要做母親的時候。

因為我就這樣。 在整個漫長的懷孕過程中, 特別想在一個早晨陽光很好的時候, 我和媽手拉著手散步, 媽慢悠悠地、聲柔柔地跟我講那一天的驚心動魄。 可我終歸是沒有這個福氣享受那個陽光很好的早晨。 因為我在6歲時就死了親媽, 媽沒有耐心等到我長大, 做母親。

今天是我女兒13歲生日。 我真的特高興有人願與我分享這個日子。 他爸說, 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難日, 應該讓她知道該為你做點什麼。 我說她還沒長大到能理解“難日”的時候, 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難日”對我這樣一個下肢殘疾, 靠雙拐行動的人可能不僅是困難。 困難也不止是生的這一天, 而是整個懷孕過程的每一天。

Advertisiment
比如說我那個胃, 到懷孕後期它跟下面的孩子擠來擠去, 我一米四的小個兒, 真是沒地兒放它。 它要吃要喝, 鬧得我特矛盾。 不吃罷, 孩子需要它的營養, 吃罷, 真怕沒孩子呆得地方了。 把孩子擠得胳膊腿長不好怎麼辦?因為我吃時, 明顯覺得胃往下走孩子往上頂, 這時, 我就跟被饅頭噎著似的, 卡在那裡喘氣都難。

我懷孕5個月時, 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 跌了個大跟頭, 頭朝下紮了下去, 我當時心一下子揪起來, 天哪, 別把孩子跌壞了, 敢緊爬起來摸胎動, 她還動, 我愣著站了半天。 從這一摔便不可收拾, 隔三差五摔, 我就找了一塊小木板, 跌一個劃一刀, 總共劃了28刀。 老跌跟頭是因為我頭重腳輕, 我個小重量都集中上部, 加上我兩腿不像正常人。

Advertisiment
我後來也跌皮實了, 跌的一刹那, 就特別本能地用手先撐地, 這樣減輕腹部落地的重量, 然後我像個球一樣抱住肚子。 每次我都誇獎她一句:嘿!你還真像你媽一樣結實。

我提前一個月住進了復興醫院。

對我來, 住院真好比是到一位老朋友家竄趟門兒一樣自然和親切。 我從6個月得小兒麻痹, 做夢都想不靠拐自己站著走路。 唉, 要說那一次又一次住院的經歷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而這一次住院太不同了。 我跟自己說, 我不是為我自己的殘疾, 我是為迎接一個健康的新生命。 因此我事前做了各種各樣的準備。

由於下肢殘疾壓迫骨盆, 我的骨盆原本就不正常, 加上生產時雙腿無法用力, 我不能正常生產, 剖宮產是惟一適合我的。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問題是, 我必須在全麻和局麻中做選擇。 因為考慮到我以往多次大手術中使用麻醉藥, 可能產生了抗體, 醫生建議全麻。 雖然全麻可能會對胎兒有一定的傷害。 但我記得我幾乎是對著和藹的醫生叫喊:不要, 不要全麻, 我寧可痛死, 我也要孩子健康!

那個早晨, 宮縮把我拉到了手術臺上。 麻醉師先是用針在我身上劃了一下, 然後往腰脊注射麻藥。 在我腦子裡正幻想著一個胖胖的女孩模樣時, 我感覺到了身體上一陣冰涼, 然後啊的一聲, 是我發出的尖叫, 天哪, 颱風來了!颱風一般的疼痛從外向裡一浪一浪撞擊我內部的大門。 我的內部被打開了。 我現在回憶那種疼痛, 是經歷了三種深淺不同的過程的。

Advertisiment
開始是像颱風的風聲一樣的信號, 之後是各樣疼感的彙集, 然後你自己才有意識的反映, 就好像你被電擊了突然清醒過後意識到這就是痛, 但這時你已經能給自己下命令了:不許叫!或者你暗暗下決心:戰勝它!

大夫有點手忙腳亂, 聽到他說:她血壓沒了。 又聽到說:出來了!是女孩!這聲音我聽得太真切, 一下子把我從漫天漫地的痛裡打撈出來, 我不顧一切地扭頭去聽, 孩子怎麼不哭?大夫把她腳丫子倒著一提溜, 拍屁股, 哇的一聲, 那一瞬間, 跟打了止痛針麻醉了一樣。 我不痛了, 沒知覺了……

大夫說我是痛得昏迷了一陣兒。 我慶倖女兒出生的那一刻我頭腦是清晰的。 我清醒著迎接了她的出生。 有一天, 我可以肯定地對女兒說, 我為她的健康盡了最大的能力了。女兒會不會理解呢?醫療技術發展到她們那一代,人怎麼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疼痛?有必要嗎?我想不清楚。

其實,後來經歷的又一次事故和由此帶來的6次大手術使我明白,選擇疼痛的生育經歷,它不僅是給了我一個健康的孩子,也教會我怎樣面對和戰勝自己內心最脆弱情感的能力。它好像是給我輸了一次生命的血,使我對藥物、尤其是麻醉止痛類藥物不再過度依賴,我自己能夠支撐住自己。

那是女兒滿6個月的一天早晨,我在馬路中央被迎面的小車撞飛出去。車禍的結果是:腿關節在關節槽裡轉了一圈,腳後跟和腳尖徹底換了方向。雙腿粉碎性骨折。殘上加殘,再也不可能靠雙拐走路了!這個事實開始真把我打蒙了。

是女兒健康的小胳膊腿使我邁過心理這道坎。接下來是一年一次共6次補骨頭手術。開始骨頭裡釘8根釘子,上一塊鋼板。第二年,女兒住院給她倒尿,因地下有水,我柱著拐杖,跌得腿裡鋼板扭了,取釘子取鋼板。這次手術還把骨頭接歪,敲開又補上。這當中不得不把膝關節和胯摘掉了。那是最難熬的40多天。只要腳踩著地,臉上的汗就痛得一串串往下流。真是應了那句話:有了這碗酒(生育的疼痛)墊底兒,什麼酒都能喝下來!

我後來算過,這輩子吃的止痛片、打的杜冷丁,最多的時候都是在生孩子前的幾次接骨手術中;後來,手術越做越大,反而用的量越來越小了。我想,我已經具備了向身體生理極限挑戰的素質。

採訪隨筆:

很難想像疼痛是一個禮物。

曹燕的特殊經歷,使她對疼痛的認識超出了一般人。新近我還讀到一本美國醫生保羅·布蘭德寫的名為《疼痛》的書,也談到疼痛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它的副標題特別一針見血:“——無人想要的禮物”,從這也看到了現代人的弱處——逃避疼痛。

女性的分娩從來就是與疼痛相伴的,而今技術已大張旗鼓地、慈愛地讓女性在無痛、無感中經歷新生命的誕生。女人究竟是該歡欣?還是該憂慮?

當然不是籠統地說技術的進步關愛在女性身上是錯,而是擔憂技術的濫用。比如,這幾年國內剖腹產手術的不斷攀升。再比如,會陰側切問題。國內現在會陰側切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而在發達國家,如瑞典高不過百分之十。老婦產科大夫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原是有很好的傳統的,產婦生產時,產道用植物油擴張,尤其對初產,會陰保護被重視。

希望我的女性朋友,能夠向曹燕那樣,少受環境的左右,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辯證地看待疼痛,從而真正享受生命的快樂。

我為她的健康盡了最大的能力了。女兒會不會理解呢?醫療技術發展到她們那一代,人怎麼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疼痛?有必要嗎?我想不清楚。

其實,後來經歷的又一次事故和由此帶來的6次大手術使我明白,選擇疼痛的生育經歷,它不僅是給了我一個健康的孩子,也教會我怎樣面對和戰勝自己內心最脆弱情感的能力。它好像是給我輸了一次生命的血,使我對藥物、尤其是麻醉止痛類藥物不再過度依賴,我自己能夠支撐住自己。

那是女兒滿6個月的一天早晨,我在馬路中央被迎面的小車撞飛出去。車禍的結果是:腿關節在關節槽裡轉了一圈,腳後跟和腳尖徹底換了方向。雙腿粉碎性骨折。殘上加殘,再也不可能靠雙拐走路了!這個事實開始真把我打蒙了。

是女兒健康的小胳膊腿使我邁過心理這道坎。接下來是一年一次共6次補骨頭手術。開始骨頭裡釘8根釘子,上一塊鋼板。第二年,女兒住院給她倒尿,因地下有水,我柱著拐杖,跌得腿裡鋼板扭了,取釘子取鋼板。這次手術還把骨頭接歪,敲開又補上。這當中不得不把膝關節和胯摘掉了。那是最難熬的40多天。只要腳踩著地,臉上的汗就痛得一串串往下流。真是應了那句話:有了這碗酒(生育的疼痛)墊底兒,什麼酒都能喝下來!

我後來算過,這輩子吃的止痛片、打的杜冷丁,最多的時候都是在生孩子前的幾次接骨手術中;後來,手術越做越大,反而用的量越來越小了。我想,我已經具備了向身體生理極限挑戰的素質。

採訪隨筆:

很難想像疼痛是一個禮物。

曹燕的特殊經歷,使她對疼痛的認識超出了一般人。新近我還讀到一本美國醫生保羅·布蘭德寫的名為《疼痛》的書,也談到疼痛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它的副標題特別一針見血:“——無人想要的禮物”,從這也看到了現代人的弱處——逃避疼痛。

女性的分娩從來就是與疼痛相伴的,而今技術已大張旗鼓地、慈愛地讓女性在無痛、無感中經歷新生命的誕生。女人究竟是該歡欣?還是該憂慮?

當然不是籠統地說技術的進步關愛在女性身上是錯,而是擔憂技術的濫用。比如,這幾年國內剖腹產手術的不斷攀升。再比如,會陰側切問題。國內現在會陰側切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而在發達國家,如瑞典高不過百分之十。老婦產科大夫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原是有很好的傳統的,產婦生產時,產道用植物油擴張,尤其對初產,會陰保護被重視。

希望我的女性朋友,能夠向曹燕那樣,少受環境的左右,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辯證地看待疼痛,從而真正享受生命的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