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病理性黃疸怎樣治療

寶寶病理性黃疸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 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不過, 這時候家長們也不必太擔憂, 應該選擇及時就醫治療, 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 下面, 一起來看看病理性黃疸怎樣治療吧! 1 藥物治療

1、酶誘導劑:苯巴比妥每日4-8mg/kg, 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緩慢。

2、糖皮質激素:可用潑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 但應根據引起黃疸病因慎重使用。

2 光療

凡各種原因引起的間接膽紅素升高均可進行光療, 一般血清總膽紅素達205.2-256.5μmol/L(12-15mg/dl)以上時使用。 若已確診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時, 一旦出現黃疸即可使用光療。

Advertisiment
是安全而療效顯著的方法, 可給予24~48小時, 必要時重複照射。

使用光療時應注意:

1、光療箱溫度應保持30℃左右, 濕度60%。

2、嬰兒應全身赤裸, 用黑紙保護雙眼, 並遮蓋睾丸, 除餵奶及護理操作時暫停外, 應持續照射。

3、定期用藍光輻射計測其功能。 最有效的光譜波長427-475nm的藍光。 燈源與嬰兒距離50cm, 總瓦數為160-320W。 使用光療的副作用有發熱、腹瀉、皮疹、核黃素缺乏、血小板減少、青銅症等, 停光療後可自行恢復。

3 激素療法

激素療法可增加肝酶活力, 促進葡萄糖醛酸與膽紅素結合, 並阻止抗原抗體反應, 可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也可以口服。

具體量可以遵醫囑。

4 輸血漿或白蛋白

血漿蛋白可與間接膽紅素結合(1克白蛋白可結合15毫克膽紅素),

Advertisiment
因而可減少間接膽紅素與腦細胞結合, 這樣可以降低核黃疸的發病率。

5 服用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作為酶誘導劑可啟動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加速間接膽紅素葡萄糖醛酸化, 劑量5毫克/千克體重/天, 口服。

6 病因治療

應明確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有針對性地去除病因。 如母乳性黃疸需要斷母乳;溶血性黃疸需要換血等。

7 中藥治療

消黃湯

中藥配方:茵陳6克, 川黃柏6克, 山梔子6克, 條黃芩6克, 川黃連3克, 生大黃1克。

功效:清熱利濕, 解毒消黃。

適應證:適用於本病濕熱薰蒸型黃疽。

用法用量:水煎濃縮至20毫升頻服。

利膽湯

中藥配方:茵陳6克, 蒲公英5克, 茯苓5克, 郁金3克, 天花粉3克, 澤瀉3克, 梔子3克, 生甘草1克。

功效:清熱利濕, 利膽退黃。

適應證:適用於本病濕熱發黃證。

Advertisiment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 分3次服。

茵陳茅根湯

中藥配方:茵陳6克, 白茅根5克, 車前草6克。

功效:清熱利濕, 利膽退黃。

適應證:適用於本病濕熱發黃證。

用法用量:水煎30毫升, 分次喂服, 每日一劑。

8 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換血療法是將人體血液內會危害身體健康的物質(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等)換出, 從而使人體內的膽紅素指數降低。

換血療法還可以起到糾正貧血、預防心力衰竭等作用, 是現如今對核黃疸防治最為有效的措施。

使用時要注意:換血的指征:血清膽紅素大於二十毫克每分升。

9 如何護理病理性黃疸寶寶

1、判斷黃疸的程度。 爸媽可以在自然光線下, 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 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 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

Advertisiment
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 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 應考慮病理性黃疸, 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以免耽誤治療。

3、儘早使胎便儘早排出。 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紅素, 如果胎便不排乾淨, 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 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 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5、在黃疽期間要注意給予足夠的糖水及熱力, 並保護好肝臟。

6、如果黃疽出現過早或消失過遲, 或黃疸程度過重, 或逐漸減輕後又再加重, 嬰兒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臨床症狀時,

Advertisiment
則屬病理性黃疸, 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