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百分之六十的足月新生兒和百分之八十的早產兒, 在出生後一個星期被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 這就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 醫學上把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

足月出生的寶寶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血液,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準低於12.9毫克。 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是15毫克/100毫升血液,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準低於15毫克。

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

Advertisiment
或黃疸持續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 早產兒在4周內消退這個時間, 或者黃疸退而複現。 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 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 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

1、黃疸程度過重, 常波及全身, 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2、如果寶寶出現新生兒黃疸後表現出睡不醒、煩躁、不想吃東西的情況;或者雖然新生兒黃疸症狀輕微, 但黃疸3個月不退, 或者黃疸退後又出現, 都需要趕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3、黃疸出現時間過早, 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多數是因為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相容造成的。 另外, 肝臟、膽囊或腸功能紊亂, 出現感染、產傷過重或過早的早產等嚴重情況, 都可能造成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出現黃疸。

Advertisiment

4、檢查血清膽紅素時, 膽紅素超過12mg/dl, 或者上升過快, 每日上升超過5mg/dl。 如果寶寶的膽紅素水準太高(因為沒有採取任何治療措施控制新生兒黃疸並且膽紅素水準持續升高), 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新生兒黃疸值偏高的原因

生理性

新生兒紅血球較成人多(因此紅血球代謝後廢物較多), 而且肝臟較不成熟(因此膽紅素較不易排出), 所以比較容易產生黃疸。 這種因生理現象導致的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 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 在3~5天到達高峰, 7~10天多半就會消失, 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

Advertisiment
無其他症狀, 通常不需治療就會消退。

病理性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 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 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 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 一天增加5mg/dL以上,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 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 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 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許多人會認為喂母乳與黃疸指數高有關, 其實並不儘然, 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 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 由於前1個星期的黃疸, 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足所導致脫水, 這時如果指數小於20mg/dL就沒有問題,

Advertisiment
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 所以一般不建議終止母乳餵食, 但如果黃疸指數超過20mg/dL, 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 用嬰兒奶粉輔助。 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餵食母乳, 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 對寶寶不會有影響。 母乳所產生的黃疸, 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