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風治療別只顧著止痛

很多痛風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 第一次痛風發作後, 自己服用一些止痛藥或到私人診所注射一支“止痛針”, 好像也就好了。 於是再次發作時會照以前那樣治療, 但後來呢, 痛風發作得越來越頻繁, 關節腫痛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風濕病科專家提醒, 痛風治療不能單純止痛, 否則會造成病情不斷加重, 急性痛風變成慢性痛風, 增大治療難度不說, 甚至會造成關節致畸、致殘, 危害甚大。

初始發作

疼痛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關節炎當中, 痛風性關節炎無疑是最痛的。 由於疼痛劇烈, 且來得快去得也快,

Advertisiment
所以叫“痛風”。 正是因為它痛得劇烈, 所以人們也往往認為痛風只是疼痛而已。 然而, 痛風卻遠不只是關節痛這麼簡單。

劉明嶺博士介紹說, 探究痛風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知道是由於血尿酸過高引起的。 再問為什麼會出現血尿酸過高呢, 大多數人就不知道了。 其實, 血尿酸高說明是人體代謝出了問題, 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體內降解尿酸的酶出了問題, 導致血尿酸生成後無法降解;或者尿酸的排泄過少, 這兩者都會引起血尿酸升高。

不降尿酸

腫痛會持續越來越久

痛風第一次發作後, 如果只重視止痛, 而不進行降尿酸治療, 痛風會發作得越來越頻繁, 關節腫痛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甚至四肢關節處長出了結節(痛風石),

Advertisiment
腎臟也有結石(痛風腎)。 這時, 病人往往已發展為慢性痛風。

劉明嶺指出, 慢性痛風的特徵是關節腫痛持續時間長, 通常超過1周, 甚至1個月。 嚴重者腫痛持續不消失, 伴四肢關節內痛風石或體表痛風石的形成, 甚至形成痛風性腎病。 這時的痛風就不是疼痛如風了, 就算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也得7-10天才可緩解。

由於患者既往沒有規律地降尿酸治療, 持續的高尿酸血症, 會令痛風石越長越多、越長越大, 久而久之, 影響手腳功能, 造成生活、工作受影響。 在關節內的痛風石, 時間長了會造成骨質的侵蝕、破壞, 造成關節致畸、致殘, 危害甚大。

濫用激素

增加後續治療難度

不僅如此, 由於患者既往治療不規律, 很多患者長期自行購買含激素類藥物或在私人診所注射地塞米松,

Advertisiment
對人體的垂體-下丘腦-腎上腺軸影響很大。 部分患者出現皮質醇低下, 使得這類患者對常規藥物治療不敏感, 必需再次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這無疑增加了藥物的副作用。

專家強調, 一旦高尿酸血症的人出現關節發作性腫痛, 就得規律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 切忌亂投醫或自行買藥。 “痛風急性發作時, 最主要的是消炎止痛, 暫不需降尿酸治療;關節腫痛消失後, 就必須接受降尿酸治療, 且用藥是長期的。 儘量避免等到痛風發展為慢性痛風後再接受治療, 這樣的亡羊補牢其實已晚!”

特別提醒

痛風往往提示有其他健康問題

有些痛風患者認為自己之所以得痛風, 是因為自己愛吃海鮮、火鍋這些高嘌呤食物引起的。

Advertisiment
那麼, 痛風與飲食關係大不大呢?有一定關係, 流行病學顯示, 沿海地區的痛風發病率明顯高於內地, 說明長期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會導致痛風發病率增加。

同時, 醫學研究表明, 血尿酸生成80%來源於體內細胞代謝, 只有20%來源於攝入的食物, 說明高尿酸血症主要是體內代謝障礙引起的。 既然血尿酸高是代謝問題, 那麼它通常伴隨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等與代謝相關的疾病。 因此, 痛風患者均應做這些方面的篩查, 因為高尿酸血症很有可能是“冰山一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