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瘋勁兒背后是落寞

相關文章:小鬼當家 你的孩子屬于哪類天才 3歲, 她就胖死了 什么年齡該停止與孩子共浴 引領聾兒告別無聲世界 兒童科學增高不可亂服增高藥

剛滿4周歲的小湯姆是個既懂事又乖巧的小男孩, 平時很喜歡將自己畫的畫、捏的小泥人、捉到的蚱蜢得意地展示給父母看, 也愛在父母面前引吭高歌;如果爸爸或媽媽稱贊他幾句, 他便會 高興得眉飛色舞。 平時在家里稱得上是個溫順、隨和、聽話的乖孩子。

然而, 每當家里來了客人, 小湯姆就會一反常態。 比如, 在姐姐瑪麗的一次生日會上, 當客人們紛紛向瑪麗送上鮮花、糖果、玩具等生日禮物時,

Advertisiment
他便故意大喊“我肚子痛”, 還真的在地板上打起滾來!有一年的圣誕節, 他竟然當著眾親朋的面故意打碎了一個價值不菲的中國花瓶, 氣得爸爸狠狠地揍了他一頓。 上個月在奶奶的壽筵上, 他居然宣布絕不吃那些他稱之為“臟東西”的炸牛排, 最后鬧得客人們也不歡而散。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 其實這種“人來瘋”有別于一些孩子每每見到人多時的瞎胡鬧、亂起哄, 而是某些孩子對自己不受“關注”的反抗, 其“潛臺詞”是:如果你們還不把我當作一回事兒, 我就會鬧得更兇!

要知道, 幼兒要求受到成人的關注不僅是他們的一種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Advertisiment
在一般情況下, 他們會采取自我表現等積極的方式來引起大人們的關注, 他們也迫切希望大人們對他的作為作出認可和稱贊, 從中獲取自尊和自信。 一旦他們發現自己不受關注(如原本總是家庭“中心”的小湯姆發覺, 在姐姐的生日宴會上姐姐成了“焦點人物”, 在奶奶的壽筵上他也并不唱“主角”時), 他們就可能產生自卑或微不足道等負面感覺, 進而作出一些在大人們看來極其 “怪誕”的舉動, 如假裝生病、拒絕吃飯甚至破壞物品等。 他們之所以這么干, 其實只是想利用消極、隱蔽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需要, 目的也只是想給大人們發出 “信號”:我不想受到冷落—盡管大人們實際上可能也并沒有故意冷落他。

幼兒渴望受到大人的關注,

Advertisiment
說到底就是渴望受到大人的尊重, 并從中確認自己的存在。 這一渴望是否得到滿足, 對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處于幼兒期的孩子因心智水平所限, 這種微妙的心理渴望往往難以像其他種種生理渴望(如吃、喝、睡等)那樣明白無誤地向大人們表示, 于是他們轉而采用一些“胡鬧”的手段。 對大人們來說, 悟出孩子的“言外之義”—情感需求并給予必要的合理的滿足, 無疑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