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瘦小的Angelababy居然能順產?臨床營養師有9個管理體重的建議

近日演藝圈, 傳來佳訊:黃曉明同學的愛妻 Angelababy, 順產下了他倆的愛子小海綿!哇哦!小海綿人氣旺旺哦~??順產!這兩個字, 讓我們都小小震驚了一下——畢竟, 演藝圈可是盛行剖宮產的, 而且, 貌似大家已經形成了習慣性認同:瞧這些女明星瘦瘦小小的, 一看就沒力氣順產!

SO, Angelababy 是怎麼變成“超人”媽媽的呢?

現在就請臨床營養師劉遂謙 ,

把管理體重的秘密分享給小夥伴們好了~

能否順產, 受產力、產道、嬰兒、精神心理等多因素的影響。 在諸多因素中, 體重控制, 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體重管理 = 飲食管理 + 運動管理

懷孕要多吃,

Advertisiment
多補才能壯胎!

不能多運動, 保胎必須多歇。

一個人吃飯, 兩個人得營養——多吃是王道!

以上——錯!!!

現如今的生活水準, 讓絕大多數家庭不會再糾結於如何才能吃得更好, 過去只有特殊紀念日和節日裡才能品到的美味, 現在早就變成了家常便飯。 飲食豐富了, 思想卻還很傳統, 很多家庭對孕婦的飲食要求還在貫徹上面那些錯誤觀點。

無論超重還是體重增加不足, 都對母嬰健康有不利影響, 甚至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超重及肥胖的孕婦因患妊高征、妊娠糖尿病、血栓形成等的風險增加, 從而增加了難產、用產鉗助產和剖宮產的幾率, 以及產後出血、感染、胎兒產傷的發病率;同時, 增加了胎寶寶“巨大兒”的幾率, 使得他們成年後Ⅱ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高於出生體重正常的寶寶。

Advertisiment

體重增加不足的孕婦, 容易生出低出生體重兒, 此類寶寶特別容易感染疾病, 死亡率比體重正常新生兒要高得多, 智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並且, 由於胎寶寶在宮內可能營養不良、儲備不足, 出生後也容易體弱多病, 增加養育困難。

時代不同了, 堅守傳統“猛吃足補”的結果, 是超重的孕婦越來越多, 往往孕晚期還沒到, 體重增加量就已經超出整個孕期要求。 當然, 凡事都會兩極化, 另一些孕婦體重增加不足、卻不夠重視, 因為妊娠反應較重、沒有食欲或偏食挑食, 覺得差不多就行了, 這樣也是偏頗的。 正如前面說的, 體重不容小覷, 多長十斤二十斤、或少長五六斤,

Advertisiment
都不是好事, 按要求科學增重才是母嬰雙保險!

孕期體重增加多少才算合適呢?

大家應該聽說過這樣一個詞:身體品質指數(英文縮寫BMI), 簡稱體質指數/體重指數。 它是判斷成年人體重是否合適的一個較為客觀的衡量標準, 計算公式為: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單位:米的平方)。

孕婦如何利用這個值來判斷自己體重增加量是否達標呢?參看下表:按照第一欄中自己的孕前體重, 去第二欄裡找適合您孕前體重的孕期增重值。 ↓

如何控制體重增減幅度

飲食攝入的熱量 > 人體消耗的熱量, 體重增加

飲食攝入的熱量

飲食攝入的熱量 = 人體消耗的熱量, 體重不變

熱量的攝入, 來自於我們親口吃喝的每一口食物和液體(鹽和白開水除外)。

Advertisiment

SO:吃、喝、動, 是體重的決定性影響因素。

飲食上, 建議孕媽咪:

1. 規律進餐、控制食量;

2. 控制零食、夜宵, 特別是睡前兩小時;

3. 少吃油膩、煎炸、燒烤食物;

4. 遠離富含簡單糖的食物(比如糕點糖果巧克力霜淇淋等)和飲料;

5. 保障足量的新鮮蔬菜, 增加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在體重控制的同時可以預防便秘。

6.涉及個體化調整, 還需就診正規醫院的營養門診。

運動方面, 請繼續往下看......

小科普之:產力

臨產開始後, 子宮會發生節律性收縮——節律性宮縮是臨產的重要標誌, 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後的主要產力, 貫穿於分娩過程始終。 子宮收縮力差的產婦, 疼痛不劇烈, 產程也會延長, 需要靜脈滴注縮宮素加強宮縮, 從而加快產程。

Advertisiment

除了子宮收縮力, 產力還包括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 宮口開全後, 助產士會指導產婦屏氣, 運用腹壓促使胎兒娩出——很耗精力的哦。

所以, 要想順產:

1. 孕前要鍛煉好身體, 包括手臂、臀腿、腹部肌群;

2. 孕中要保持合理運動, 不能懶懶懶 OR 盲目安胎;

3. 孕期要合理增加體重, 不要把自己養得太胖, 否則, 嗚呼哀哉, 分娩當天你會後悔自己在懷孕期間吃過的每一口食物。

合理安排孕期運動

1985年, 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發佈了第一個針對孕婦的鍛煉指南, 由於運動與懷孕方面有限的研究, 當時的建議還相當保守。 之後在2002年提供了更為詳細的準則, 並在2009年重申。 2008年,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出版了第一本針對健康成年女性的妊娠指南, 建議如下:“有無高強度運動經驗的孕期以及產後期的健康女性應該每週進行中等強度有氧活動至少150分鐘(2小時30分鐘)。這段運動時間最好均勻分配到一個星期的每天”。

在過去50年中,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料表明:健康孕期女性繼續訓練計畫或是開始運動,是安全並且十分重要的。 有大量的循證證據支持對中等強度的產前體育活動進行推廣。

不過,多年來雷打不動的要求是:

1. 必須獲得醫生批准!

2. 從知道自己懷孕那一刻起,第一件事是諮詢醫生。

3. 一般來說,沒有必要避免運動,但如有某些類型的心臟和肺部疾病或頸部問題等,醫生可能會建議孕期女性不要運動。

4. 在醫生批准後,孕期女性需要在有資質的運動專家指導下,設計並堅持合適的訓練方案。

孕期運動的好處

孕期運動除了眾所周知的運動益處,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孕期運動額外的好處包括:

1. 預防妊娠糖尿病,特別是BMI>30的個體

2. 降低先兆子癇的風險

3. 分娩出體重正常的嬰兒

4. 預防母嬰體重過重

5. 提高工作能力,減輕產後抑鬱的症狀

6. 加速嬰兒出生後媽媽身材的恢復,加快恢復至懷孕前體重的過程

孕期運動建議

前提:沒有醫學禁忌症或產科併發症的情況下,孕媽媽可以遵循健康成人的運動指南和孕期運動建議。

注意:與自己的主管醫生保持有關運動形式的開放式溝通,確保孕期安全健康。

久坐的女性——逐漸開始恢復體育活動。 步行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總是氣喘吁吁,就需要降低強度。

孕前有運動習慣的女性——繼續保持以前的運動強度,運動強度不應超過孕前的水準,訓練計畫應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務必瞭解禁忌情況,知道什麼時候該休息。

運動強度沒有上限——孕前習慣於高強度運動的婦女可以繼續原來的運動,基於更新的ACOG指南,孕婦運動時的心率可以超過140 bpm。舉個栗子:如果沒有禁忌症,原來經常跑步的女性可以繼續跑步(不過,不同國家的孕期運動指南中,關於運動強度上限,意見並不統一)。

體育活動類型的選擇

游泳、固定單車——是比較適合孕媽媽的非負重訓練。

步行,慢跑和低強度的健美操——都屬於合適的負重練習。

孕初期——避免騎自行車等需要身體維持平衡的活動;避免仰臥位元的動作(需要保持坐姿)。

有腹部接觸的運動必須避免。

抗阻訓練——請在諮詢主管醫生和運動專家後,稍作修改。避免不常參加的體育活動,只需要繼續進行熟悉的體育活動,運動強度應隨著懷孕的進展而調整。

愛心TIPS:

運動過程要保證足量的水分攝入、穿寬鬆的衣服、注意散熱、避免高溫/高海拔/濕熱環境中的運動,提前瞭解自己需要停止訓練的信號機徵兆(頭暈,陰☆禁☆道出血和胎兒動作減少是少數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信號)。

“呐,要做媽媽了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孩子重要,你也很重要

有時呢,我們真的需要多愛自己一點點:

吃的健康點、均衡點,

不要偷懶動一動~

媽咪寶貝祝馬上就要做媽的小公舉們都開開心心

順產哦!

劃重點!

1.孕期每天稱體重;

2.偶爾飲食過量時,隔天“清/輕食”;

3.合理運動,讓熱量“出入達標”;

4.遵醫囑、諮詢運動專家和臨床營養師:

——這是孕期母嬰健康的最有力保障!

建議如下:“有無高強度運動經驗的孕期以及產後期的健康女性應該每週進行中等強度有氧活動至少150分鐘(2小時30分鐘)。這段運動時間最好均勻分配到一個星期的每天”。

在過去50年中,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料表明:健康孕期女性繼續訓練計畫或是開始運動,是安全並且十分重要的。 有大量的循證證據支持對中等強度的產前體育活動進行推廣。

不過,多年來雷打不動的要求是:

1. 必須獲得醫生批准!

2. 從知道自己懷孕那一刻起,第一件事是諮詢醫生。

3. 一般來說,沒有必要避免運動,但如有某些類型的心臟和肺部疾病或頸部問題等,醫生可能會建議孕期女性不要運動。

4. 在醫生批准後,孕期女性需要在有資質的運動專家指導下,設計並堅持合適的訓練方案。

孕期運動的好處

孕期運動除了眾所周知的運動益處,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孕期運動額外的好處包括:

1. 預防妊娠糖尿病,特別是BMI>30的個體

2. 降低先兆子癇的風險

3. 分娩出體重正常的嬰兒

4. 預防母嬰體重過重

5. 提高工作能力,減輕產後抑鬱的症狀

6. 加速嬰兒出生後媽媽身材的恢復,加快恢復至懷孕前體重的過程

孕期運動建議

前提:沒有醫學禁忌症或產科併發症的情況下,孕媽媽可以遵循健康成人的運動指南和孕期運動建議。

注意:與自己的主管醫生保持有關運動形式的開放式溝通,確保孕期安全健康。

久坐的女性——逐漸開始恢復體育活動。 步行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總是氣喘吁吁,就需要降低強度。

孕前有運動習慣的女性——繼續保持以前的運動強度,運動強度不應超過孕前的水準,訓練計畫應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務必瞭解禁忌情況,知道什麼時候該休息。

運動強度沒有上限——孕前習慣於高強度運動的婦女可以繼續原來的運動,基於更新的ACOG指南,孕婦運動時的心率可以超過140 bpm。舉個栗子:如果沒有禁忌症,原來經常跑步的女性可以繼續跑步(不過,不同國家的孕期運動指南中,關於運動強度上限,意見並不統一)。

體育活動類型的選擇

游泳、固定單車——是比較適合孕媽媽的非負重訓練。

步行,慢跑和低強度的健美操——都屬於合適的負重練習。

孕初期——避免騎自行車等需要身體維持平衡的活動;避免仰臥位元的動作(需要保持坐姿)。

有腹部接觸的運動必須避免。

抗阻訓練——請在諮詢主管醫生和運動專家後,稍作修改。避免不常參加的體育活動,只需要繼續進行熟悉的體育活動,運動強度應隨著懷孕的進展而調整。

愛心TIPS:

運動過程要保證足量的水分攝入、穿寬鬆的衣服、注意散熱、避免高溫/高海拔/濕熱環境中的運動,提前瞭解自己需要停止訓練的信號機徵兆(頭暈,陰☆禁☆道出血和胎兒動作減少是少數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信號)。

“呐,要做媽媽了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孩子重要,你也很重要

有時呢,我們真的需要多愛自己一點點:

吃的健康點、均衡點,

不要偷懶動一動~

媽咪寶貝祝馬上就要做媽的小公舉們都開開心心

順產哦!

劃重點!

1.孕期每天稱體重;

2.偶爾飲食過量時,隔天“清/輕食”;

3.合理運動,讓熱量“出入達標”;

4.遵醫囑、諮詢運動專家和臨床營養師:

——這是孕期母嬰健康的最有力保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