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療愈內在小孩,是親子關係的最好禮物

我們是如何繼承父母的教養方式, 並把必施加給我們的孩子的呢?如何改變這些桎梏我們的模式呢?

童年的經歷到底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乖乖網:大部分人都無法意識到早期生活(童年和青少年)對我們人生的重大影響。 童年, 雖然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卻奠定了我們一生的模式基礎。 從胎兒時期, 我們就開始經歷情感的燒錄, 同時, 也開始吸收內化來自父母的情感和行為模式。

出生後, 燒錄和內化繼續。 到了青春期, 我們已經有了人生最重要的幾個燒錄, 同時基本模仿或反叛了父母(和主要撫養者)所有的行為、情緒和態度。

Advertisiment
隨後, 我們背著這些燒錄和模式進入成年, 無意識地、自動地、一次次地運行出童年的程式, 誤以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感受、行為準則、個性, 或我們對世界的正確判斷。

我們常常厭惡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 但在教養自己的孩子時, 為什麼還會有意無意地複製他們的行為呢?

乖乖網:親密關係最能反映出我們的內在小孩模式, 也最容易啟動內在小孩的負面情緒。 我們與伴侶的相處模式, 往往映射出我們與母親的依戀關係。 而成為父母之後, 我們從父母那裡繼承的行為、思維模式, 更會無意識地表現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 我們可能會發現, 自己本來非常討厭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

Advertisiment
但總會不自覺地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父母曾經對我們大吼大叫, 我們對孩子失去耐心時, 也忍不住對他咆哮。 父母對我們非常嚴厲, 我們也會無意識地對孩子要求很高……而我們的孩子卻迅速地吸收著這些模式, 看著他重複我們的經歷, 又讓我們痛苦、自責。

很多父母都是從孩子身上開始對這些模式產生警覺, 於是, 我們尋求各種解決方法, 學習各種育兒之道。 然而, 只要造成這些模式的燒錄沒有被清理掉, 我們就無法真正擺脫這些模式, 我們努力學來的那些理論、方法, 只能浮於表層, 無法長久。 而那個受了傷害沒能成長的內在小孩總會時不時從無意識裡跳出來, 左右我們的行為和情緒,

Advertisiment
給孩子、給親子關係造成傷害。

這些桎梏我們的模式能夠改變麼?

乖乖網:首先, 需要理解我們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什麼讓我們的內在小孩如此受傷?觀察我們現在的行為模式, 回憶父母對待我們的模式, 能讓我們對內在小孩有所理解。

第二步, 我們要做的是接納。 接納那個被凍住的內在小孩, 接納創傷帶來的情緒, 而不是排斥、壓制它, 也不是沉浸在創傷裡, 抱怨命運, 這兩種態度, 都沒法實現療愈的目的。

第三步, 我們通過釋放情緒來清理這些不好的燒錄。 釋放的方法有很多種, 如利用音樂表達情緒, 用砸枕頭的方式宣洩憤怒, 向朋友傾訴, 寫日記、冥想等。

第四步, 我們要學習如何愛我們的內在小孩, 過去我們的情緒之所以被一次次地激發出來,

Advertisiment
是因為我們妄圖讓別人來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要記住, 能夠療愈內在小孩的, 只有我們自己。 小時候, 我們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父母的爰與支持, 現在, 成年的我們, 要承擔起照顧內在小孩的責任, 傾聽他、接納他、支持他、指引他。

只要我們自己覺醒、療愈了內在小孩, 就能改善親子關係嗎?

乖乖網:通過療愈, 我們會保持覺醒, 能時刻觀察到自己的行為, 不會再因無意識的衝動, 而傷害孩子和他人。 覺醒亦會讓我們敞開心門, 對事物的觀察更為敏說, 更能洞察孩子情緒背後的訴求, 更好地與孩子互動。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是快樂的, 療愈能讓我們的心歸於平靜, 對孩子來說, 做一個平和、快樂的父母,

Advertisiment
是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