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癲癇患兒的伴隨性障礙和教育

大多數患者在癲癇不發作時功能正常, 約有70%的患者(不包括因其他殘疾而被專門機構收容的患者)智力正常或較高。 只有約10%的同時是官能性大腦綜合征患者的癲癇患者, 有智力減退的現象。 目前, 抗驚厥藥物一般可以控制或大幅度減少癲癇發作。 至於癲癇之外的其他障礙, 主要由兩種因素引起:第一, 世人對患者的恐懼和厭惡心理, 這可能會阻礙患兒情感和社交的正常發展;第二, 癲癇患兒可能同時患有發育性殘疾。

癲癇病主要是個醫學問題, 對患兒應以醫治為主。 至於教育工作者, 他們需要做的是在兩個方面處理癲癇的問題:①普通教師和特殊教育教師應當幫助人們消除對癲癇患者的無知、迷信和偏見;一旦患兒在學校犯病,

Advertisiment
應能冷靜地進行處理;②為弱智或其他發育性殘疾兒童(尤其是被專門機構收容或患有重度和極度殘疾的兒童)服務的特殊教育教師應作好充分準備, 除能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外, 還應在其癲癇發作時予以妥善處理。

有些癲癇患兒雖然並非弱智, 卻不時表現出學習和行為問題。 這類問題較多地發生在男孩身上, 尤其是那些左腦葉放電持續異常的患兒。 除癲癇之外的由腦損傷引起的其他殘疾也可能導致學習和行為問題;此外, 抗驚厥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或家長和教師的管理不當也會引起這類問題。

Advertisiment
教師必須懂得, 包括小癲癇在內的任何一種癲癰發作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的連續性。 患癲癇病的學生在課堂上即使短時間“走神”, 教師也應當重複剛才講過的內容或給學生額外的時間使之作出反應。 即使患兒十分聰明, 驚厥經常發作也有可能使他趕不上正常的教學進度.

有研究表明, 癲癇患兒比其他兒童更易有情感和行為問題。 然而絕不能因此而認為癲癇是導致情感和行為問題的直接原因。 患者不得不應付癲癇經常發作, 要接受治療, 遭人歧視, 這一切形成的壓力, 加上不利的環境條件, 更有可能造成這類問題。 不過, 弗裡曼(Freeman)和他的研究小組指出, 如果教師對患癲癇的學生適宜評價,

Advertisiment
合理安排, 正確勸導, 講授有關癲癇的知識, 適當佈置作業, 這些孩子的學習調整會取得引人注目的進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