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同伴交往>正文

發展幼兒交往能力

一、正確認識和滿足孩子交往的需要

(一)交往是幼兒情感上的需要

孩子非常喜歡跟小伙伴交往, 即使他們不認識, 只要碰在一起, 八、九個月的寶寶會互相摸抓, 以表示親熱, 年齡大一點的幼兒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 他們很自然地會在一起玩耍。 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 就會特別高興。 因此, 我們除了不干預、限制孩子之間的交往, 還應有意識地創造交往的條件, 以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二)幼兒間的交往是克服性格孤僻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好途徑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 他們之間經常交往所產生的愉快情感、喜悅的心境,

Advertisiment
能使孩子性格活潑開朗。 他們在交往中交換玩具, 分享食品, 能逐漸養成大方、不計較的良好行為。 幾個孩子在一起玩, 如果有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一切聽他的, 獨占玩具, 這時, 其他的孩子就會直率地說:“我們不跟你玩了。 ”當這個孩子多次遭到孤立, 他就會逐漸改變這種行為。 所以, 幼兒間的頻繁交往, 是幫助他們克服自我中心、增強自我控制、防止性格孤僻的好途徑。

(三)幼兒在交往中能夠學人所長, 克己之短

兒童只有在直接接觸中才能體會到自己跟別人的關系, 在接觸中不斷適應, 彼此關心, 并學會一起玩。 孩子游玩時, 都是與家長在旁仔細觀察他們的表現。 小伙伴離開后,

Advertisiment
跟孩子說誰有什么優缺點, 自己有哪些優缺點, 引導孩子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 取長補短。

二、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增減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一)創造機會讓孩子和更多人相接觸, 在接觸中練習交往

剛入園幼兒之間互不相識, 因而極易產生孤獨感, 失去上幼兒園的興趣, 而若幾個曾經相識的小朋友在一起, 情況就不同, 他們會說說笑笑地玩在一起。 可見, 幼兒對認識的同伴就會產生交往的興趣。 我們應利用各種機會, 盡快幫助幼兒互相認識。

(二)多給幼兒提供一些輕松自由、感興趣的合作活動

在開展娃娃家、小商場、卡拉OK廳、游樂場等角色游戲中, 讓幼兒自由組合、自己分配角色, 一起玩, 一起交談, 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交際,

Advertisiment
并從中體驗了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 從而也逐步產生了交往的興趣。 另外, 也要重視促進不同年齡幼兒的交往。 不同年齡幼兒之間交往對小的幼兒來說, 學有榜樣, 能更快、更多地獲得知識和經驗, 提高各種交往能力;對大的幼兒來說, 通過對弟妹的關心、愛護, 培養了他們的自覺性和責任心, 以及互愛互助、熱情待人、友好協作的優良品質。

(三)教給幼兒交往的技能

首先, 讓幼兒學會在交往過程中如何使用的禮貌用語。

其次, 應該教他們用“讓一讓”作為解決矛盾的方式。

(四)教師參與并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幼兒對幼兒園的適應和喜愛是從其接觸的教師和同伴開始的。 教師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交往中,

Advertisiment
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關系, 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合作, 教育幼兒助人為樂, 教給幼兒基本的社會規范, 創造機會讓幼兒交往, 形成幼兒社會性正常發展的微型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