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細胞正常值

1 白細胞正常值

1、單位:個/升(個/L)

2、正常值範圍:(單位為10個/L)

⑴成人為(4.0-10.0)×10^9個/L

⑵新生兒為(15-20)×10^9個/L

⑶6個月到2歲為(11-12)×10^9個/L

⑷4到14歲為8×10^9個/L

⑸兒童 (5.0-12.0)×10^9/L

2 白細胞正常值是多少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 有細胞核, 體積比紅細胞大, 直徑在7~20μm之間。 血塗片中白細胞, 經複合染料染色後, 可根據其形態差異和細胞質內有無特有的顆粒可分為兩大類五種細胞[顆粒白細胞(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與無顆粒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μL(微升), 其中中性粒細胞占0.50~0.70, 嗜酸性粒細胞占0.005~0.05, 嗜鹼性粒細胞占0.005~0.01, 單核細胞占0.03~0.08, 淋巴細胞占0.20~0.40。

Advertisiment

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 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範圍變化的。 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 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少於4000個時, 則稱為白細胞減少。 有炎症時, 血中的白細胞數明顯增加。 各類白細胞的防禦保護作用各不相同。

說到白細胞的變化首先是數量的變化。 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0~10.0)×10^9/L。 其實在這個數值上下0.5×10^9/L, 也可考慮大致正常, 因為這和人們的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成年男女一般都在這個範圍內, 且性別之間沒有太大不同, 但是兒童和嬰幼兒則完全不同。 新生兒出生時白細胞數量可達到(15~20)×10^9/L, 在隨後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 在2歲以內可達到(10~12)×10^9/L, 在5歲以下兒童也往往高於成人水準, 平均值在8×10^9/L左右,

Advertisiment
以後隨著年齡的長大, 逐漸接近成人水準。

當白細胞數量低於4×10^9/L時被稱為白細胞減少, 但其臨界值往往設定為(2.5~4)×10^9/L, 也就是說低於2.5時肯定考慮為異常。 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功能障礙等都會導致白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 當然這些疾病的診斷還要依靠其他的檢查手段才能確定。

3 白細胞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 血液中的一類細胞。 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 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 有細胞核, 能作變形運動。 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 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

Advertisiment
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 因此, 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 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4 白細胞外觀觀察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 有細胞核, 體積比紅細胞大, 直徑在7~20μm之間。 正常人白細胞計數在4000~10000個/mm3範圍內, 平均為7000個/mm3。 血塗片中白細胞, 經複合染料染色後, 可根據其形態差異和細胞質內有無特有的顆粒可分為兩大類五種細胞[顆粒白細胞(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與無顆粒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白細胞觀察實驗:慢慢移動血片, 觀察各種白細胞, 白細胞數目雖然少, 尋找較困難, 但胞體大、細胞核明顯, 極易與紅細胞區別開。

白細胞描述:數目少, 胞體大, 細胞核明顯凸起。

Advertisiment

5 白細胞的臨床意義

人體內白細胞總數和種類白細胞的百分比是相對穩定的。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時白細胞為止5000~10000個。 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為: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1~4%;嗜鹼性粒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為1~7%。 機體發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 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

糞便中的白細胞當腸道有炎症時增多其數量多少與炎症輕重及部位有關。 小腸炎症時白細胞數量不多, 均勻混合於糞便內且因細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認。 結腸炎症如菌痢時, 白細胞大量出現, 甚至滿視野, 並可見到退化的白細胞, 還可見到邊緣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膿細胞。

Advertisiment
過敏性腸炎、腸道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鉤蟲病)時糞便中有時還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結晶,

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見到嗜酸性粒細胞。

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發現, 白細胞與腦血管病的發生和預後有關。 文獻報導, 對10000餘人兩年的觀察研究表明, 白細胞增高是腦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細胞增高的相關性最大, 尤其小於65歲組最明顯。 血中白細胞數越高, 發生腦梗死的危險性越大。 梗死組織周圍有白細胞浸潤, 且梗死灶周圍的毛細血管存在白細胞聚集現象。 對腦血管病患者白細胞的流變性研究, 亦發現白細胞在腦血管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