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熱浪指的就是持續多日的異常高溫, 可能會引起熱衰竭或中暑。 快到大暑節氣了, 如何通過飲食來幫助寶寶預防中暑可是媽媽的夏日必修課呢!
天氣炎熱導致代謝加速, 體表水分蒸發快, 寶寶在母乳期間, 可以適當補充點水分, 比如溫和的菊花茶、清涼的西瓜、冬瓜湯之類, 不需要給寶寶額外清涼飲品, 尤其注意不要給嬰兒吃冰淇淋雪糕類冰品。 在小寶寶還沒有適應冷飲的情況下, 也許沒有達到降溫效果卻已經把寶寶腸胃吃壞了。 但是哺乳的媽媽可以吃一點清熱瀉火、解毒利尿的水果食品或者飲料,
Advertisiment
對稍大的寶寶, 家裡可以多準備一些自製防中暑飲品, 如西瓜汁、菊花茶、酸梅湯、綠豆湯、銀耳羹等。
進食過程對寶寶來說也是一項體力勞動, 爸媽要注意及時給寶寶降溫, 幫助熱量散發。
夏日防暑小手冊 優酪乳是夏天裡特別好的幼兒食品。 優酪乳的營養價值高於牛奶, 它不僅含有極易消化的蛋白質, 以及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鈣, 還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 能夠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還能抑制腸道中的腐敗菌, 可以幫助寶寶在夏天提高抵抗力, 避免腸道感染性疾病。 同時, 優酪乳味道可口, 口感清涼, 不會上火。 有些喝牛奶容易發生不適的寶寶, 也可以輕鬆地用優酪乳改善營養。
Advertisiment
夏季中暑後飲食四禁忌 夏季, 天氣炎熱, 特別是進入盛夏後, 濕度明顯增大, 空氣流通性差, 更加顯得悶熱異常, 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或抵抗力低的人, 很容易中暑。 中暑後除及時採取治療外, 在飲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預防中暑的寶寶食譜 荷葉飲:具有解暑清熱、養陰醒胃的作用。 制法:鮮荷葉100克洗淨加水適量煎煮後, 加蜂蜜 100克, 煮沸即成。 西瓜番茄汁:西瓜取瓤去籽, 番茄洗淨去皮去籽, 用清潔紗布(或粉碎機)絞汁, 兩液合用當水飲, 適用於感冒發熱、口幹、小便赤熱者(汁液存放不宜過久)。 公英地丁綠豆解暑湯 : 蒲公英清熱解毒, 紫花地丁也是清熱解毒的常用藥, 還具有涼血作用。 兩味同用是中醫治療疔瘡的要方“一味消毒飲”中的主要成分。
Advertisiment
綠豆銀耳粥 綠豆含磷脂、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蛋白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等。 具有祛熱解暑、降壓明目、利尿消腫的作用。 銀耳含植物膠質, 銀耳多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鐵、鈉、鈣、磷等成分, 具有益氣和血、強心補腦、滋陰降火等功效。 此粥由綠豆、銀耳、山楂糕等物熬煮而成, 適宜產婦食用,有利身體恢復,是產婦夏季的一種理想食品。 原料:粳米200克,綠豆100克,銀耳30克,白糖、山楂糕各適量。 製作: 1、將綠豆用清水泡4小時,銀耳用涼水泡2小時,去除硬蒂,掰成小朵,山楂糕切成小丁;粳米淘洗乾淨。 2、將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入粳米、綠豆、銀耳,用旺火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豆、米開花,粥粘稠。 3、食用時,將粥盛入碗內,加白糖、山楂糕丁即成。 特點:色澤美觀,酸甜適口。 綠豆粥 原料:綠豆30克,粳米適量,冰糖少許。 製作: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同下鍋加水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調服。也可單獨用綠豆煎水服,以綠豆煮爛為度。 特點:粥熟,豆、米軟爛,加糖後有甜味,小兒喜吃。 海帶綠豆糖水 小兒尤其是嬰兒,夏季易生痱子,稍有不慎痱子被感染,即可生瘡。綠豆和海帶,均可清熱解毒。此糖水可防止出痱子。 原料:海帶60克,綠豆150克,紅糖少許,清水約1500克。 製作:將海帶、綠豆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約1小時,取出海帶葉,加入紅糖即成。 特點:甜鹹,略有海鮮味,為夏季清涼飲料。
適宜產婦食用,有利身體恢復,是產婦夏季的一種理想食品。 原料:粳米200克,綠豆100克,銀耳30克,白糖、山楂糕各適量。 製作: 1、將綠豆用清水泡4小時,銀耳用涼水泡2小時,去除硬蒂,掰成小朵,山楂糕切成小丁;粳米淘洗乾淨。 2、將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入粳米、綠豆、銀耳,用旺火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豆、米開花,粥粘稠。 3、食用時,將粥盛入碗內,加白糖、山楂糕丁即成。 特點:色澤美觀,酸甜適口。 綠豆粥 原料:綠豆30克,粳米適量,冰糖少許。 製作: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同下鍋加水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調服。也可單獨用綠豆煎水服,以綠豆煮爛為度。 特點:粥熟,豆、米軟爛,加糖後有甜味,小兒喜吃。 海帶綠豆糖水 小兒尤其是嬰兒,夏季易生痱子,稍有不慎痱子被感染,即可生瘡。綠豆和海帶,均可清熱解毒。此糖水可防止出痱子。 原料:海帶60克,綠豆150克,紅糖少許,清水約1500克。 製作:將海帶、綠豆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約1小時,取出海帶葉,加入紅糖即成。 特點:甜鹹,略有海鮮味,為夏季清涼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