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你所知的校內禮儀

孔子曰:“興于詩, 立于禮, 成于樂。 ”孟子也說過:“敬人者, 人恒敬之, 愛人者, 人恒愛之。 ”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說:“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 這些都充分說明“禮”是何等重要。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 祖國的希望, 加強青少年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至關重要。

學校, 作為教書育人的專門場所, 禮儀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內容。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 因此, 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學生在課堂上, 在活動中, 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課堂禮儀:

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Advertisiment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 學生應端坐在教室裡, 恭候老師上課, 當教師宣佈上課時, 全班應迅速肅立, 向老師問好, 待老師答禮後, 方可坐下。 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 若因特殊情況, 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 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 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 要認真聽老師講解, 注意力集中, 獨立思考, 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 當老師提問時, 應該先舉手, 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 發言時, 身體要立正, 態度要落落大方, 聲音要清晰響亮, 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 若老師還未宣佈下課, 學生應當安心聽講, 不要忙著收拾書本, 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 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Advertisiment
下課時, 全體同學仍需起立, 與老師互道“再見”。 待老師離開教室後, 學生方可離開。

尊師禮儀:

1.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 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

2.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或宿舍時, 應先敲門, 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 在進入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後, 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3.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 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同學之間禮儀:

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 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係的基本要求。

1.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 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

2.在有求于同學時, 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

3.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 應先征得同意後再拿, 用後及時歸還,

Advertisiment
並要致謝。

4.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 偶爾的失敗, 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 不應嘲笑、冷笑、歧視, 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5.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 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 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 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

集會禮儀:

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 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 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 又是正規場合, 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

升國旗儀式:升旗時, 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 面向國旗, 肅立致敬。 當升國旗, 奏國歌時, 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 直至升旗完畢。 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 一定要保持安靜, 切忌自由活動,

Advertisiment
神態要莊嚴,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 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校內公共場所禮儀:

學校是學生經常生活的場所之一, 要注意愛護。

1.自覺保持校園整潔, 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

2.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 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 節約用水用電。

3.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 不亂停亂放, 不在校內堵車。

4.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 不亂擁擠, 要愛惜糧食, 不亂倒剩菜剩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