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上經常遇到這樣的媽媽, 孩子因腹瀉來就診, 當問到寶寶用過藥沒有, 她會急切地告訴你三四種藥名, 甚至有的媽媽乾脆把家裡的藥全拿來了, 最多的有五六種之多;再問是怎樣給孩子服用的, 答案差別很大, 有的尚合理, 有的則不合理, 或者不科學, 令我們為孩子擔憂。 如何科學地為腹瀉小兒調整用藥, 不僅涉及到寶寶的消化道問題, 而且關係到每個寶寶能否正常地生長發育、健康成長的大問題, 所以, 媽媽們一定要重視。
一、抗生素類
這類藥主要針對細菌性腸炎, 品種很多, 選藥時醫生往往根據患兒的臨床特點和便檢結果,
Advertisiment
二、黏膜保護劑
這類藥顧名思義, 就是能覆蓋在腸黏膜上, 吸附病原體和毒素, 增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 並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
Advertisiment
三、微生態製劑
主要是指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一些有益於腸道正常菌群生態平衡的活菌製劑。 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襲, 調節恢復腸道的微生態, 從而控制腹瀉。 這類藥由於是活菌製劑, 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 另外, 這類藥重在調理, 如患兒單純消化不良或因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 症狀遷延反復時, 可服用, 但療程要長。
四、中藥類
現有的許多中成藥製劑在臨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
Advertisiment
由於藥物諸多, 服藥程式也有講究。 比如病毒性腸炎或水樣便, 則黏膜保護劑為必選, 最好單用;抗生素與微生態製劑同選時, 應錯開時間服用;西藥與中藥最好分開服用;慢性腹瀉長期服藥需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等等。 一句話, 強調對孩子的精心護理。
總之, 腹瀉患兒如果藥選對了, 用好了, 既能縮短療程又減輕孩子的痛苦, 也有利於他的生長發育。 此外, 對於腹瀉寶寶來說, 合理用藥很關鍵, 飲食調節也非常重要。 所以提醒非母乳餵養兒的媽媽在餵養過程中,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