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幼升小那些用心良苦的家長們

關於幼升小的那些事兒, 豈能是一句用心良苦能將之言明, 幼升小的那些事兒, 家長們無一不是叫苦不迭, 其耐人尋味的程度堪比極品的檔次, 由戶口至報名, 由報名再到錄取, 都衍生著一段段綿長的故事。
戶主五花八門 戶口落到區教委下屬單位
每年都會有學生家長想方設法地把孩子戶口落在優質校片內。 老師們從派出所調來孩子的資訊, 常會看到學生和戶主的關係五花八門:表叔、表舅、表姑奶奶、姨姥姥……雖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 但為了上學, 都趕緊攀上, 把戶口落下。 可是政策規定,
Advertisiment
只有直系親屬才可以作為監護人, 所以, 除非戶主是孩子的父母以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其他情況都不符合要求。
有的家長, 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辦的手續, 明明房產與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也能在這個戶頭上單立一個戶口本。 A老師說起一個例子:今年拿到片內的學生資訊, 有個孩子的戶籍所在地, 老師們一看就樂了。 孩子戶口本上寫著“××街××號”, 但這個地址恰恰是區教委的一個下屬單位――捐資助學中心。 這真是撞在了槍口上。 也許是發現了自己的“低級錯誤”, 入學報名那天, 孩子和家長沒有來。

報名東拉西扯 拾荒大媽的親戚層出不窮
幾乎每年入學報名的時候, 片內一個撿破爛的大媽都會到A老師的學校來, 給她的“親戚”報名。
Advertisiment
她的“親戚”們, 每年變換著身份, 有著不同的故事。 今年大媽給老師們講的是她“前老伴兒”和“後老伴兒”的故事, 今年要入學的據說是她“後老伴兒”前子女的孩子。
但是老師們都清楚, 老太太家一共三間平房, 全都堆著各種撿來的垃圾, 根本沒法住人。 除了老太太自己住在垃圾站, 沒有任何“親戚”在那三間平房居住。 而每年這些要入學的“親戚”的身份也無從考證。
老師們每次都要給拾荒大媽講政策:教委的政策是“就近入學”, 如果孩子不住在學校附近, 就不算“就近”。 而且入學需要“直系親屬”當監護人, 各種旁系親屬也是不能入學的。
錄取耐人尋味 共建生變條子生省了1萬5
除了千奇百怪的“落戶生”, 還有一類讓學校頭疼的學生――“條子生”。
Advertisiment
一些優質校的負責人抱怨, 入學季收到的條子比入學名額還多, 收誰不收誰讓校長大傷腦筋。
A老師所在的學校也有條子生的問題, 有一個關於條子生的故事, 已經成了學校的笑話。
那一年是個生源高峰年, 共建生太多, 學校無法全部接收, 所以進行了一次面試。 有一名共建生, 雖然家長是共建單位的一位元領導, 但是因為面試成績太差, 老師們協商後決定不錄取。
幾天之後, 條子生名單送到了學校, 那名被淘汰的共建生赫然在列, 學校必須免試接收。 共建生要交共建費3萬, 而條子生只要交捐資助學款1萬5。 共建生考試沒錄取這名學生, 倒給家長省了1萬5的入學費。
擇校讓人瘋狂 家長拎著鈔票闖教委
對於多數家長來說,
Advertisiment
共建和條子都是奢望, 挪戶口是他們能想到的最簡便的方法。 甚至有心急的家長“拎著豬頭找不著廟門”, 直接闖進教委“求助”。
在區縣教委工作的B老師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有一年招生快開始的時候, 一位家長拎著一個環保布袋, 神神秘秘地找小教科。 家長一進辦公室, 就趕緊關門, 把布袋一打開, 露出一遝一遝的鈔票。 家長說, 只要能讓孩子進××小學, 這些錢全都留下。 老師們趕緊打開門讓家長回去, 按正常程式辦手續。 這件事情發生後, B老師所在的小教科出臺了新規定, 要求辦公室至少兩人同時值班, 並要求必須“開門辦公”。 老師們還主動申請在辦公室裝上攝像頭, 以防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均衡教育資源 理論上已經具備條件
“家長擇校擇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擇?”A老師說,
Advertisiment
雖然每年都在進行戶籍甄別工作, 但她一直在想, 這樣是否就真的保證了教育公平?
“我有一次去學校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學辦事, 在學校門口等著開門的時候, 一個小女孩隔著校門問我, 你是××小學的老師嗎?我說是的, 小姑娘說, 我考過你們的學校呢。 我問她, 那為什麼沒留在我們學校?小姑娘說, 因為面試的時候我跳繩不太好。 我當時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 這個小姑娘跟我們的學生一樣聰明活潑, 只是因為不會跳繩, 就進了一所完全不同的學校, 也許就改變了一生的軌跡。 ”
A老師說, 家長擇校無可厚非, 誰都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為教育者, 也許最該做的不是去甄別戶籍真假, 而是努力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如果每所學校教學品質都一樣,都有好老師,那家長還擇什麼校呢?”
據瞭解,在實行了績效工資之後,目前普通校與示範校教師的工資幾乎沒有差別,從理論上說,教師流動已經具備了前提。而兩天前召開的“教育均衡發展大會”上,市教委也提出要求:各區縣要探索建立幹部輪換、區域內教師流動授課等方式,促進幹部教師均衡配置。希望教育均衡的目標快點實現。
(兼職編輯:sue) 而是努力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如果每所學校教學品質都一樣,都有好老師,那家長還擇什麼校呢?”
據瞭解,在實行了績效工資之後,目前普通校與示範校教師的工資幾乎沒有差別,從理論上說,教師流動已經具備了前提。而兩天前召開的“教育均衡發展大會”上,市教委也提出要求:各區縣要探索建立幹部輪換、區域內教師流動授課等方式,促進幹部教師均衡配置。希望教育均衡的目標快點實現。
(兼職編輯:sue)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