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盲目補鈣孩子受害1

當孩子出現便秘時, 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上火”了, 然後便忙著給孩子吃去火藥。 其實, 兒童便秘也可能是補鈣不當造成的。

隨著科學餵養知識的普及, 從孩子出生時起, 父母就開始關注給孩子補鈣的問題。 很多父母為了防止孩子缺鈣, 除正常飲食外, 往往還給孩子喝高鈣奶、吃鈣片或鈣粉等。

通常情況下, 只要日常營養均衡, 孩子在正常飲食中攝入的鈣就足夠用了, 沒有必要給孩子服用鈣劑, 因為對孩子來說, 補鈣固然重要, 但過量補鈣、重複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等, 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危害。 首先,

Advertisiment
鈣劑在胃腸道不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長期積聚容易造成兒童大便幹結、便秘或是產生厭食、噁心、消化不良及脹氣等症狀。 其次, 體內鈣劑增多還會影響其他微量元素如鐵、鋅的吸收, 導致孩子體內的營養物質不平衡。 另外, 長期大量補鈣還容易引起兒童泌尿系統結石, 甚至導致腎功能受損, 有的孩子補鈣過量還會引起骨骼鈣化, 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所以, 家長不要根據經驗盲目給孩子補鈣。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缺鈣

判斷孩子是否缺鈣, 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除此之外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觀察:

常表現為多汗, 與溫度無關, 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 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 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Advertisiment

精神煩躁, 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 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夜驚, 夜間常突然驚醒, 啼哭不止。

前額高突, 形成方顱。

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 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 前囪門閉合延遲, 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常有串珠肋, 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形成, 各個肋骨的軟骨連起形狀似串珠樣, 常壓迫肺臟, 使小兒通氣不暢, 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選擇合理補鈣時間

許多父母認為, 孩子應該在出生之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再開始補鈣。 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 因為胎兒出生之後臍帶被剪斷, 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通道也就此中斷了, 可小兒的生長發育仍在繼續, 因而每一天都缺少不了對鈣的需求,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

Advertisiment
在出生後第三天就開始補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