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擊胎動,胎動全知道

每個孕媽媽都會很迫切想知道胎動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是像羽毛輕拂過肚皮;像攏在手心的蝴蝶撲扇了下翅膀;像一條小魚轉身讓水流波動;像天鵝展翅風吹草地;像水底咕嚕嚕冒上來一串泡泡的動靜……

直擊胎動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 懷孕滿4個月後, 即從第5個月開始母體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 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 這就是胎動。 胎動是寶寶和媽媽最早的互動途徑之一, 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著胎兒的健康狀態。

什麼時候能感覺到胎動?

Advertisiment

總有好奇的准媽媽問:我都4個月啦, 為什麼還感覺不到胎動啊?也有的問:我才4個月啊, 怎麼胎動就那麼明顯, 是不是不正常啊?

親愛的准媽媽們, 不要緊張, 胎動的感覺每個人的體會都不一樣, 時間也不一樣。

★ 有的准媽媽自身比較敏感, 反應在平時就是對各種聲音、動作都很敏銳的, 會比一般准媽媽早感知到胎動。

★ 有的准媽媽肚皮薄一點, 有的厚一點, 直觀地說就是脂肪多點少點, 肚子上脂肪層薄的准媽媽, 到孕後期甚至可能看見寶寶的小手、小腳的輪廓呢, 脂肪層厚的准媽媽就享受不到這種神奇的視覺啦。

★ 羊水多的准媽媽, 對寶寶胎動的感覺會遲鈍一些。

感知胎動三週期

1.胎寶寶16-20周

運動量:小, 動作不激烈

准媽媽的感覺:比較微弱,

Advertisiment
不明顯

位置:下腹中央

孕16-20周是剛剛開始能夠感知到胎動的時期。 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 動作也不激烈, 准媽媽通常覺得這個時候的胎動像魚在游泳, 或是“咕嚕咕嚕”吐泡泡, 跟脹氣、腸胃蠕動或餓肚子的感覺有點像。

2.胎寶寶20-35周

運動量:大, 動作最激烈

准媽媽的感覺:非常明顯

位置:靠近胃部, 向兩側擴大

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於活潑的時期, 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 子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 所以這是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 准媽媽可以感覺到寶寶拳打腳踢、翻滾等各種大動作, 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的小手小腳。 此時胎兒位置升高, 在靠近胃的地方了。

3.臨近分娩

運動量:大,

Advertisiment
動作不太激烈

准媽媽的感覺:明顯

位置:遍佈整個腹部

因為臨近分娩, 寶寶慢慢長大, 幾乎撐滿整個子宮, 所以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 施展不開, 而且胎頭下降, 胎動就會減少一些, 沒有以前那麼頻繁。 胎動的位置也會隨著胎兒的升降而改變。

胎動時間

胎寶寶有著獨特的運動時間:

★ 晚上:調查發現, 晚上是胎寶寶動得最多的時間。 這可能是因為晚上准媽媽放鬆下來, 能靜下來感受寶寶的胎動, 也可能是因為胎寶寶喜歡夜晚。

★ 餐後:飯後, 准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 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 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要較頻繁一些。

★ 泡澡、沖澡時:可能是因為在洗澡時准媽媽會覺得比較放鬆, 這種情緒會傳達給寶寶,

Advertisiment
他就比較有精神。

★ 互動時:准爸爸准媽媽習慣和胎寶寶講講話, 給他講講故事, 這種時候往往會得到寶寶的胎動回應。

★ 聽到喜歡的聲音:研究表明, 每個胎寶寶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音樂, 當聽到自己喜歡的聲音時, 就會動得特別多。

數胎動

例行孕檢時, 醫生有時候會囑咐准媽媽:記得時不時地數數胎動, 觀察寶寶健康!為什麼要數胎動?怎麼數呢?

胎動代表著寶寶在媽媽體內的狀況, 開心、鬱悶、疲倦、興奮、不安都可能用胎動的方式表達。

研究表明, 用精密儀器監測到的胎動, 85%的孕婦都可感覺到, 因此妊娠晚期胎動的監測十分重要, 只要胎動良好就表明胎兒狀況良好。

胎寶寶的睡眠週期一般為20-40分鐘, 不是跟著准媽媽一起醒、一起睡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准媽媽有時會覺得胎寶寶怎麼整晚不睡啊?或者是胎寶寶突然一動不動了, 這都是正常的。

晚餐後, 胎寶寶的胎動相對會活躍一點, 這也是數胎動的最佳時機, 最簡單的演算法是只要1小時內胎動大於等於4次就可放心。 具體的次數因人而異, 因情而異, 有時候會在幾秒內連續動數次, 有時候等10分鐘才動一下。 不要奇怪, 胎寶寶也有懶惰的時候啦!

貼心提示:

如果提前得知胎寶寶有臍帶繞頸兩圈或更多的情況, 就需要多費點心, 每天按時最少數兩次胎動, 有必要的時候做胎心監測。

請注意:異常的胎動

1.反常的劇烈胎動, 伴隨腹痛

表現:

胎寶寶突然動得很厲害, 並伴隨腹痛、陰☆禁☆道出血、子宮收縮、暈眩、休克等。

小心:胎盤早剝

多發生在懷孕的中期以後,有高血壓、嚴重外傷或短時間子宮內壓力減少准媽媽多容易出現此狀況。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胎兒也會隨之做出反應:他們會因為突然的缺氧,胎動會出現短暫的劇烈運動,隨後又很快停止。

建議:

1.有高血壓的孕婦,要定時去醫院做檢查,並依據醫生的建議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

2.避免不必要的外力衝撞和刺激。

3.保持良好的心態,放鬆心情,減輕精神緊張度。

2.急促的胎動後突然停止

表現:

胎寶寶動的幅度比平時大很多,有的媽媽能明顯感覺到掙扎的狀態。維持2-3分鐘或者更久一點之後,停止不動,並超過1小時無動靜。

小心:臍帶繞頸或打結

正常的臍帶長度為50釐米,如果臍帶過長則容易纏繞胎兒的頸部或身體。因為好動的小傢伙已經可以在羊水中自由地運動,翻身打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卡住。一旦出現臍帶纏繞或是打結的情況,就會使血液無法流通,導致胎兒因缺氧而窒息的現象。

建議:

1.一旦出現異常胎動的情況,要立即就診,以免耽誤時間造成遺憾。

2.准媽媽要細心觀察每天的胎動,有不良感覺時,馬上去醫院檢查。

3.長時間不動

表現:

在能夠明顯感知到胎動的孕後期,胎寶寶突然有比較長的時間(6小時或更多)不動,而且用拍肚皮、聲音逗弄等都沒有反應。

小心:胎兒受傷

准媽媽如果之前不小心碰撞、摔倒過,或者伸腰夠過高處的東西等等可能造成胎兒意外傷害的動作,然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可能是胎寶寶受到傷害了。

建議:

立即赴醫院仔細檢查。

4.胎動越來越少

表現:

原本每個小時都會動幾下的,隨後一天天減少,變成每2小時、每3小時、甚至更久時間才動一次。

小心:羊水過少,胎兒缺氧

胎動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羊水太少了,寶寶的活動空間太小,也可能是胎寶寶缺氧。

建議:

複查B超,看看胎兒的發育情況及羊水狀態,有必要時輸液補充。

當准爸爸/准媽媽遭遇胎動

當准爸爸感受胎動

有心的准爸爸會細心地守候著寶寶的胎動,看他們第一次感受胎動是怎樣的表現吧!

★ 驚嚇型

准爸爸正溫情脈脈地撫摸著准媽媽的大肚肚,給胎寶寶講故事呢,突然感覺到肚子裡動了一下,嚇得一下子從床上彈起來,大叫:“怎麼了怎麼了啊!是什麼東西啊?”

小編語:可愛的准爸爸啊,不要慌,在准媽媽肚子裡的肯定不是大灰狼!

★ 找茬型

准爸爸老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在准媽媽的肚子上摸來摸去,還東按按西按按!

准媽媽問:“我又不是遙控器,你總按什麼啊?”

准爸爸答:“我在挑釁,讓小傢伙出來應戰吧。”

於是,在摸摸按按到了孕8月的時候,肚子裡的小傢伙真的會用“拳打腳踢”來應對爸爸的“挑釁”哦。

小編語: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看來胎寶寶的教育也是少不得爸爸的嘛!

★ 後知後覺型

胎寶寶7個月了,准媽媽一直想讓准爸爸感覺一下胎動,准爸爸一直不以為意,還嗤笑;“不要拿女人家的瑣碎事來打亂大男人。”有一天,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把手拖過去放在肚皮上,胎寶寶很配合地“踢”了一腳,正中准爸爸手心。這個“大男人”居然感動得掉眼淚了,至此開始,每天必要跟寶寶交流數回。

小編語:這位准爸爸,你這是後知後覺呢?還是天然呆?

★ 用心良苦型

才懷孕,心急的准爸爸就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堆書,自從看到書上描述的胎動後,就天天盼望著自己也能感受到。每天早上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問准媽媽:寶寶動了嗎?

小編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准媽媽說胎動

★ 我以為是抽筋了

大概是因為懷孕胃口太好吃得太多,我的肚子大得很快,但是胎動卻遲遲未感覺到,一直到6個多月了,有一天突然感覺肚子好像抽筋了一樣,那種突然性的猛動就像小時候我們長高,夢見下樓梯踩空腳向前蹬突然蘇醒一樣。我的胎動就那樣開始了。

★ 愛打嗝的寶寶

大概28周以後,我就感覺到寶寶有時候會有特別規律的胎動,動靜不大,好像打嗝一樣,每間隔一兩秒鐘動一下,能一直持續兩三分鐘。我甚至能感覺到在裡面發出“嗝兒、嗝兒”的聲音。

★ 興風作浪的小丫頭

丫頭出生前一直以為是小子呢,怎麼那麼好動啊。從6個多月開始,我就愛沒事平躺下,看她表演,就好像有一條大魚在肚子裡游來遊去,真是驚濤駭浪,狂風大作,肚皮被折騰得此起彼伏。有時還可以看到整個肚皮被扯得東倒西歪的,很有趣。

★ 可愛的小地鼠

大概是我手癢,經常去遊樂場玩打地鼠的遊戲,肚子裡的胎寶寶也愛上了這個遊戲,8個月的小傢伙,最喜歡跟我捉迷藏一樣地玩,一會兒從左邊頂一個包,一會兒從右邊頂一個包,就是抓不住。

★ 讓我哭鼻子的胎動

可能是因為羊水少,加上我本身就比較瘦,懷孕也沒胖多少,按照醫生的形容,就是一“皮薄個大的西瓜”,到了生產前最後一個月,肚子裡小傢伙的動作簡直是要我的命,好像每次都踢得很重,總是在半夜裡被一腳踹醒。踢到胃部那是常有的事情。後來去諮詢了醫生,醫生說,這是寶寶在調整位置,等待出生呢。難為情的是我還為這個哭過鼻子呢,別說,有時候踢得真疼!

★ 貪吃的小寶貝

我家這個生出來肯定是個大饞貓,現在才8個月,每次我吃到好吃的東西,他就在裡面動個不停,非要等我吃飽、吃撐才會心滿意足地安靜下來。

幸孕提示

胎動頻繁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胎動12小時少於20次,或每小時少於3次,則預示著胎兒缺氧,小生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在缺氧初期,胎動次數會增多,由於缺氧,胎兒煩躁不安。當胎兒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胎動逐漸衰弱,次數減少,此時為胎兒危險先兆。若此時不採取相應搶救措施,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乃至胎心消失,心跳停止而死亡。此過程約12~48小時。因此孕婦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決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去產科求治,及時治療,常可轉危為安。

胎動頻繁應如何預防?

懷孕後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情況,而得到及時處理。一般在15至20周時可感受到胎動,到孕28~32周時達高峰,孕38周後又逐漸減少。孕婦應從28孕周起測胎動。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時。孕婦可取坐位或側臥位,將兩手輕放腹壁上體會胎動。正常胎動為3~5次/小時,也可將3次測得的胎動數乘以4,則等於12小時胎動數,下沉應在30次以上。胎動增多或減少,提示胎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孕36周後,可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胎心音,下沉胎兒的心跳率為120~160次/分,如發現增快、減慢不規律,均屬不正常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和左側臥位的姿勢比較好。

多發生在懷孕的中期以後,有高血壓、嚴重外傷或短時間子宮內壓力減少准媽媽多容易出現此狀況。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胎兒也會隨之做出反應:他們會因為突然的缺氧,胎動會出現短暫的劇烈運動,隨後又很快停止。

建議:

1.有高血壓的孕婦,要定時去醫院做檢查,並依據醫生的建議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

2.避免不必要的外力衝撞和刺激。

3.保持良好的心態,放鬆心情,減輕精神緊張度。

2.急促的胎動後突然停止

表現:

胎寶寶動的幅度比平時大很多,有的媽媽能明顯感覺到掙扎的狀態。維持2-3分鐘或者更久一點之後,停止不動,並超過1小時無動靜。

小心:臍帶繞頸或打結

正常的臍帶長度為50釐米,如果臍帶過長則容易纏繞胎兒的頸部或身體。因為好動的小傢伙已經可以在羊水中自由地運動,翻身打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卡住。一旦出現臍帶纏繞或是打結的情況,就會使血液無法流通,導致胎兒因缺氧而窒息的現象。

建議:

1.一旦出現異常胎動的情況,要立即就診,以免耽誤時間造成遺憾。

2.准媽媽要細心觀察每天的胎動,有不良感覺時,馬上去醫院檢查。

3.長時間不動

表現:

在能夠明顯感知到胎動的孕後期,胎寶寶突然有比較長的時間(6小時或更多)不動,而且用拍肚皮、聲音逗弄等都沒有反應。

小心:胎兒受傷

准媽媽如果之前不小心碰撞、摔倒過,或者伸腰夠過高處的東西等等可能造成胎兒意外傷害的動作,然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可能是胎寶寶受到傷害了。

建議:

立即赴醫院仔細檢查。

4.胎動越來越少

表現:

原本每個小時都會動幾下的,隨後一天天減少,變成每2小時、每3小時、甚至更久時間才動一次。

小心:羊水過少,胎兒缺氧

胎動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羊水太少了,寶寶的活動空間太小,也可能是胎寶寶缺氧。

建議:

複查B超,看看胎兒的發育情況及羊水狀態,有必要時輸液補充。

當准爸爸/准媽媽遭遇胎動

當准爸爸感受胎動

有心的准爸爸會細心地守候著寶寶的胎動,看他們第一次感受胎動是怎樣的表現吧!

★ 驚嚇型

准爸爸正溫情脈脈地撫摸著准媽媽的大肚肚,給胎寶寶講故事呢,突然感覺到肚子裡動了一下,嚇得一下子從床上彈起來,大叫:“怎麼了怎麼了啊!是什麼東西啊?”

小編語:可愛的准爸爸啊,不要慌,在准媽媽肚子裡的肯定不是大灰狼!

★ 找茬型

准爸爸老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在准媽媽的肚子上摸來摸去,還東按按西按按!

准媽媽問:“我又不是遙控器,你總按什麼啊?”

准爸爸答:“我在挑釁,讓小傢伙出來應戰吧。”

於是,在摸摸按按到了孕8月的時候,肚子裡的小傢伙真的會用“拳打腳踢”來應對爸爸的“挑釁”哦。

小編語: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看來胎寶寶的教育也是少不得爸爸的嘛!

★ 後知後覺型

胎寶寶7個月了,准媽媽一直想讓准爸爸感覺一下胎動,准爸爸一直不以為意,還嗤笑;“不要拿女人家的瑣碎事來打亂大男人。”有一天,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把手拖過去放在肚皮上,胎寶寶很配合地“踢”了一腳,正中准爸爸手心。這個“大男人”居然感動得掉眼淚了,至此開始,每天必要跟寶寶交流數回。

小編語:這位准爸爸,你這是後知後覺呢?還是天然呆?

★ 用心良苦型

才懷孕,心急的准爸爸就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堆書,自從看到書上描述的胎動後,就天天盼望著自己也能感受到。每天早上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問准媽媽:寶寶動了嗎?

小編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准媽媽說胎動

★ 我以為是抽筋了

大概是因為懷孕胃口太好吃得太多,我的肚子大得很快,但是胎動卻遲遲未感覺到,一直到6個多月了,有一天突然感覺肚子好像抽筋了一樣,那種突然性的猛動就像小時候我們長高,夢見下樓梯踩空腳向前蹬突然蘇醒一樣。我的胎動就那樣開始了。

★ 愛打嗝的寶寶

大概28周以後,我就感覺到寶寶有時候會有特別規律的胎動,動靜不大,好像打嗝一樣,每間隔一兩秒鐘動一下,能一直持續兩三分鐘。我甚至能感覺到在裡面發出“嗝兒、嗝兒”的聲音。

★ 興風作浪的小丫頭

丫頭出生前一直以為是小子呢,怎麼那麼好動啊。從6個多月開始,我就愛沒事平躺下,看她表演,就好像有一條大魚在肚子裡游來遊去,真是驚濤駭浪,狂風大作,肚皮被折騰得此起彼伏。有時還可以看到整個肚皮被扯得東倒西歪的,很有趣。

★ 可愛的小地鼠

大概是我手癢,經常去遊樂場玩打地鼠的遊戲,肚子裡的胎寶寶也愛上了這個遊戲,8個月的小傢伙,最喜歡跟我捉迷藏一樣地玩,一會兒從左邊頂一個包,一會兒從右邊頂一個包,就是抓不住。

★ 讓我哭鼻子的胎動

可能是因為羊水少,加上我本身就比較瘦,懷孕也沒胖多少,按照醫生的形容,就是一“皮薄個大的西瓜”,到了生產前最後一個月,肚子裡小傢伙的動作簡直是要我的命,好像每次都踢得很重,總是在半夜裡被一腳踹醒。踢到胃部那是常有的事情。後來去諮詢了醫生,醫生說,這是寶寶在調整位置,等待出生呢。難為情的是我還為這個哭過鼻子呢,別說,有時候踢得真疼!

★ 貪吃的小寶貝

我家這個生出來肯定是個大饞貓,現在才8個月,每次我吃到好吃的東西,他就在裡面動個不停,非要等我吃飽、吃撐才會心滿意足地安靜下來。

幸孕提示

胎動頻繁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胎動12小時少於20次,或每小時少於3次,則預示著胎兒缺氧,小生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在缺氧初期,胎動次數會增多,由於缺氧,胎兒煩躁不安。當胎兒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胎動逐漸衰弱,次數減少,此時為胎兒危險先兆。若此時不採取相應搶救措施,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乃至胎心消失,心跳停止而死亡。此過程約12~48小時。因此孕婦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決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去產科求治,及時治療,常可轉危為安。

胎動頻繁應如何預防?

懷孕後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情況,而得到及時處理。一般在15至20周時可感受到胎動,到孕28~32周時達高峰,孕38周後又逐漸減少。孕婦應從28孕周起測胎動。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時。孕婦可取坐位或側臥位,將兩手輕放腹壁上體會胎動。正常胎動為3~5次/小時,也可將3次測得的胎動數乘以4,則等於12小時胎動數,下沉應在30次以上。胎動增多或減少,提示胎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孕36周後,可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胎心音,下沉胎兒的心跳率為120~160次/分,如發現增快、減慢不規律,均屬不正常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和左側臥位的姿勢比較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