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了這兩位媽媽的育兒方法,真正好的育兒方法是什麼?

一位朋友談到她的育兒煩惱時, 提到了這樣兩位媽媽:

第一位媽媽 

有一位媽媽, 是公司裡面的模範媽媽, 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在了教育孩子上。 她信奉一句話:慈母多敗兒。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她對孩子要求嚴格, 早上7點必須起床, 早餐一定要喝一杯牛奶, 吃一個蘋果、一個煎蛋, 這是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 孩子下午放學回家, 必須先把作業做完, 然後吃水果, 等爸爸下班一起吃飯。 接下來允許孩子看半個小時電視, 之後就是練一個小時鋼琴, 最後上床睡覺。

然而她真正嚴格的地方是在約束孩子的規矩和學習上,

Advertisiment
比如吃飯不許發出聲音、筷子握在什麼位置, 見到熟人必須問好, 寫作業每一個字都要工整, 說話要咬清每一個字。 這個孩子一直被周圍的人認為是聽話省心的孩子, 從小就比一般的孩子成熟、穩重。

朋友一直想向這位媽媽請教育兒心得, 可她真正見過這對母子後, 發現這個小孩跟人打招呼時像一個木偶, 扯一下動一下, 好像沒有人氣。

第二位媽媽 

還有一位媽媽, 自己也是優雅的職場女性, 但她卻不怎麼管孩子, 她家孩子小的時候經常在社區裡瘋玩, 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突出, 可孩子天真活潑, 看了就讓人喜歡。 媽媽自己也說:“我們沒有什麼抱負, 對孩子也沒有要求, 他快快樂樂長大就好。 ”朋友當時覺得這對父母心態真好,

Advertisiment
不像有些父母為了功利的目的剝奪孩子的樂趣。

可以前不久卻聽說這個孩子在學校打架鬥毆, 被學校開除了, 現在他媽媽正急著幫他聯繫新學校呢。

朋友疑惑了:那孩子是嚴格管教的好, 還是讓他自由成長的好?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按照我們的預期成長呢

這兩個例子很好的反映了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的兩種矛盾心理:如果處處管著孩子, 怕把他管死了;可如果不去管孩子, 將來孩子不成才, 自己難辭其咎, 更怕孩子養成了什麼壞毛病。 總之在這兩者之間徘徊, 非常苦惱。

其實管還是不管, 管多還是管少, 都需要有個度, 管教到不近人情和放縱到無法無天都是不可取的。 西方有一句名言:介於管和不管之間有一個詞,

Advertisiment
叫做守望。 這裡的管並不是簡單的管頭管腳, 而是循循善誘地引導, 幫孩子建立一些好習慣。 這裡的不管也不是指放任自流或者是溺愛式的聽之任之, 而是父母耐心的正確引導。

簡單地說, 當孩子有了某些陋習, 父母不能坐視不管, 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改正;但是在孩子的思想上、自理能力上, 父母最好不要過分約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