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寶寶便便識健康,寶媽必備技能!

寶寶便便裡的秘密你別猜, 猜來猜去你也猜不明白, 什麼綠便、蛋花便、泡沫便、粘液便、血絲便、果醬便、歎為觀止, 便便大世界!“客官, 來了, 上一碗熱翔~!”你可千萬別指望它每天都長一個樣啦~!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癖好, 寶寶拉過的大便, 媽媽都要仔細研究一番, 寶寶粑粑的形態稍微有點也不一樣, 就急壞了焦慮的媽媽, 放輕鬆, 其實有些擔心是不必要的啦~~~

母乳餵養的寶寶的便便

寶寶健康便便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 肯定和配方奶餵養的大便不一樣,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性狀本身就稀軟, 這並不是腹瀉。

Advertisiment
它有時候像芝麻醬那種軟糯, 有時候像優酪乳一樣稀軟。

由於母乳中富含低聚糖, 一種水溶性纖維素, 所以母乳寶寶一般也不會便秘。 有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6、7天不大便, 用開塞露通了之後發現大便軟膏狀, 並不幹結, 這種情況叫攢肚, 不屬於便秘。

什麼樣的便便算便秘

如果你見過兔子的便便, 大概就像那樣的吧, 一粒一粒幹硬的, 寶寶排便很費力, 遇到這種情況, 可以說是便秘了。

母乳餵養的寶寶, 如果寶寶2-3天、4-5天、甚至7-8天沒大便, 但大便後發現便便並不幹硬, 這種情況表明寶寶是正常的啦, 不用擔心, 不屬於便秘。

母乳餵養期間, 不論是一天幾次大便, 還是幾天一次大便, 都沒太大問題。 不需要過度關注大便次數和間隔,

Advertisiment
只要寶寶精神好, 能吃, 能睡, 能玩, 一切正常, 每月生長結果在正常範圍, 就不必擔憂大便本身。 所以從這個大便角度來說, 母乳媽媽完勝啦。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便便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的大便一般不會太稀, 常常是泥糊狀, 顏色一般是黃色, 淡黃色, 偶爾淡綠色。 大便次數通常1-4次/每天, 每個寶寶略有不同。

混合餵養的寶寶便便

這種便便性狀一般介於母乳寶寶便便和配方奶寶寶便便之間。

Tips:上火?消化不良?

寶寶每天吃的奶量不同, 吃的輔食不同, 每天的狀態都不一樣, 不要要求寶寶每天都拉媽媽心目中的標準大便。

有時有點黃, 有時有點綠, 有時有泡泡, 有時有點奶瓣或者輔食殘渣......這些都不需要擔心啦。

不要隨便給寶寶按一個“上火”、“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的標籤,

Advertisiment
也不需要給寶寶喝各種“中藥”、“補藥”、“消化藥”、“xx寶” "XX茶“。 是藥三分毒啊, 任何藥物和任何不應該給嬰兒喝的飲料, 請不要隨便給寶寶服用。

添加輔食的寶寶便便

寶寶吃輔食後, 大便一定會看到食物殘渣, 沒關係的, 追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高情況慢慢就會變好, 這是身體逐漸接受固體食物的正常過程。


今天麻麻給我添加了菠菜泥哦


今天麻麻給我添加了胡蘿蔔泥哦


今天麻麻給我吃了一點綿軟的雜糧粥哦

猜猜今天是什麼粑粑哦

格外關注的便便類型大排行

綠色便便

不用擔心的大便顏色, 那是綠色的膽汁通過消化道過快, 還來不及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變成黃色。

有奶瓣的便便

可見于正常大便,

Advertisiment
提示有尚未消化完的奶, 就會出現奶瓣。 可見於喂的比較多的寶寶, 簡單說當寶寶只能消化500ml奶的時候, 你給寶寶喂700ml奶, 就會出現一些消化不完的情況。 隨著寶寶消化能力的提高, 奶瓣會越來越很少能看到。 即使偶爾能看到, 也不代表寶寶有什麼不健康。

泡沫便

不用擔心, 嬰兒由於常常哭鬧, 腸道內氣體多, 排便時會出現泡沫便。 有時也表示寶寶食用的過多糖分或澱粉類食物所致。

有食物殘渣的便便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給寶寶添加輔食後, 大便顏色常和新添加的食物有關, 有些未能消化的食物殘渣會隨大便排出。

幹硬的便便

判斷是否存在便秘, 不是以排便間隔來判斷, 而是以大便性狀來判斷。 看便便是不是很幹結,

Advertisiment
寶寶有沒有排便困難, 痛苦的現象。 如果沒有這些情況, 則不用擔心啦。 如果存在便秘, 輔食寶寶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 (奶粉不要衝調過稀過濃, 不要在沒有缺乏症的情況下隨意給寶寶補充額外的鈣, 輔食寶寶每天的輔食要有蔬菜和水果, 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量等等)

哪些便便提示你該去醫院

陶土色便便

新生兒期媽媽需要注意大便是否有陶土色, 灰白色, 出現這樣的大便可能是膽道阻塞。

僅限於膽道阻塞篩查, 不正常的顏色共有6色,

請新媽媽一定要特別注意0-60天的嬰兒的大便顏色, 及早發現肝膽疾病寶寶, 使他們得以及早治療!

血色便便

大便裡明顯看到混有血跡, (看下寶寶肛門處有沒有小的裂口, 就是便秘導致的肛裂出血了。先排除肛裂的出血的可能。)如果看到混合在大便中有血,可能是腸道感染或受損,可能是過敏,常見的是牛奶蛋白過敏,需要及時就醫;或者血便呈果醬樣,有可能併發腸套疊等兇險疾病,更需要及時就醫 。

粘液便便

偶爾一次少量的粘液也可能是屬於正常情況。但當肉眼可見大量粘液同時還伴有膿血,提示媽媽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了。

蛋花樣水便

這種情況提示有感染;可能多數不是細菌感染,大便常規查不到黏液、白細胞和紅細胞。導致蛋花樣水便的情況,有些可能是病毒感染,有些可能與進食有關。如果寶寶持續拉水便,需要給寶寶服用一些適合寶寶年齡劑量的口服補液鹽III,來預防脫水。

嬰兒的便便通常很軟很稀,有時候很難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媽媽主要注意的是排便次數有沒有突然增加,便便中水分有沒有異常變高。

寶寶腹瀉可能是因為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與寶寶新添加的奶粉,或者與最近新添加的食物有關,還有可能是寶寶的奶具沒有清洗乾淨(比如奶嘴,奶瓶,螺紋口處是否還留有殘留的奶液等)。

Tips:去醫院小提示

把寶寶最近的大便拍下來,以便醫生瞭解大便的性狀,不要帶著寶寶便便的尿不濕去醫院哦。

便常規化驗,需要取不少於指甲蓋那麼大的量的便便,裝在一次性紙杯或者保鮮袋裡密封在1小時內送到醫院化驗。

寶寶腹瀉會很嚴重嗎?

輪狀病毒腹瀉

6~24月齡寶寶症狀比較重,多先吐後瀉,伴有輕、中度發熱。腹瀉每天十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水樣,或呈黃綠色稀便,常伴輕或中度脫水症狀。輪轉病毒腹瀉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1周左右(有的寶寶會達到2周)。建議多次少量飲水和口服補液鹽溶液,若實在喝不進(喝了就吐且出現明顯脫水,則要去醫院掛水。掛水目的是補充水分和丟失的電解質。)

腹瀉 需要注意的情況

腹瀉期間,寶寶會比平時瘦一些,但一旦恢復,寶寶胃口上來,很快就能追趕上來。所以媽媽們不要擔心寶寶這幾天瘦了什麼的。腹瀉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寶寶胃口差,而是腹瀉引起的脫水。

如果寶寶出現任何輕、中度脫水的表現:包括嘴巴發幹,嘴唇乾裂,少尿,或者尿的顏色深黃,皮膚彈性變差,哭時少淚等等,需要及時糾正脫水。

脫水症狀和體征

輕中度脫水

沒精神玩

小便次數比平時少

嘴巴明顯看起來乾燥

哭的時候眼淚少

前囟門可見凹陷

如脫水是腹瀉導致的,大便會非常稀;

如脫水是體液丟失(嘔吐嚴重),就可能出現大便減少次數

重度脫水

包括上述症狀之後還會有

情緒煩躁

過度嗜睡

眼窩深陷

手腳冰涼、蒼白

皮膚褶皺、鬆弛

小便減少到每天只有1~2次

糾正脫水,需要給寶寶補充ORS III(低滲型)口服補液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溶液按說明書的要求一次性配好。例如ORS III(博葉),1包粉末沖250ml水。沖調時一定要把整包粉末全部倒入容器中,再加上250ml水一起搖勻。

口服補液鹽Ⅱ的滲透壓有點高,如果給寶寶服用這種時,常規需要稀釋1.5 倍(即1 包粉加750 毫升水而不是說明書上的500 毫升水),才適合寶寶服用。

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鹽時,要注意少量多次,最好每2~3 分鐘喂1 次,每次10~20 毫升。這樣大概小半天就可以幫助糾正寶寶的脫水。通過口服補液鹽,就可以有效防止寶寶脫水,避免寶寶由於重度脫水被送到醫院裡去輸液。

如果寶寶腹瀉同時出現劇烈嘔吐(無法口服補液)、無尿或脫水程度加重等,應立刻去醫院輸液補液。

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 血便

● 出現持續24~48小時的發熱。

● 持續12~24小時的嘔吐

(嘔吐物看起來呈綠色、帶有血絲,或呈咖啡渣狀)

● 腹部隆起(腫脹)

● 不願意吃東西不喝水

● 嚴重的腹痛, 嚴重腹瀉

● 出疹或皮膚變黃、眼睛變黃

腹瀉寶寶怎麼吃

輕微腹瀉寶寶可以繼續正常飲食,不必改變孩子的飲食。以孩子能接受和喜好為准。如果孩子有食欲,就多吃點;如果沒胃口,也別強迫。慢慢嘗試,根據寶寶實際情況做調整。腹瀉期間不要吃高脂、高糖食物,包括甜飲料、果汁。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有可能造成小腸黏膜受損,都可能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而導致腹瀉一直遷延不愈。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母乳餵養的寶寶,繼續母乳餵養。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可以考慮短期換成無乳糖配方粉(就是俗稱的防腹瀉奶粉)。

一旦寶寶已經服用口服補鹽液1天左右,且腹瀉的症狀也有所好轉的時候,你可以在寶寶能耐受的情況下,逐漸給寶寶飲食裡面添加一些蘋果泥、香蕉泥等食物。有的家長擔心香蕉滑腸,其實香蕉富含鉀離子,富含碳水化合物易於消化吸收,非常適合大量丟失鉀離子的腹瀉寶寶食用。(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不要吃了。)

這些可以降低患腹瀉的可能

Tips:預防腹瀉小提示

多數感染性腹瀉是由於手接觸了感染源再接觸嘴巴導致的,重點強調洗手的重要性.(包括寶寶的手,和主要看護人的手);

不要給寶寶喝未經消毒的生牛乳(剛擠出來的牛奶);

不要給寶寶喝上次沒喝完的奶和上次沒吃完的食物;

避免自行給寶寶亂服藥,包括中成藥;

寶寶母乳餵養是最理想的選擇,不輕易斷奶;

儘量不給寶寶喝果汁和甜飲料;

有條件的可以給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這種疫苗可以預防一些嬰幼兒期比較常見的腹瀉和嘔吐。

寶寶便便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看不明白。只要記住幾種需要就醫的便便,其他不完美的,就交給時間來解決吧~ ~ ~ 安啦,我們養的是寶寶,不是大便哦! 就是便秘導致的肛裂出血了。先排除肛裂的出血的可能。)如果看到混合在大便中有血,可能是腸道感染或受損,可能是過敏,常見的是牛奶蛋白過敏,需要及時就醫;或者血便呈果醬樣,有可能併發腸套疊等兇險疾病,更需要及時就醫 。

粘液便便

偶爾一次少量的粘液也可能是屬於正常情況。但當肉眼可見大量粘液同時還伴有膿血,提示媽媽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了。

蛋花樣水便

這種情況提示有感染;可能多數不是細菌感染,大便常規查不到黏液、白細胞和紅細胞。導致蛋花樣水便的情況,有些可能是病毒感染,有些可能與進食有關。如果寶寶持續拉水便,需要給寶寶服用一些適合寶寶年齡劑量的口服補液鹽III,來預防脫水。

嬰兒的便便通常很軟很稀,有時候很難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媽媽主要注意的是排便次數有沒有突然增加,便便中水分有沒有異常變高。

寶寶腹瀉可能是因為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與寶寶新添加的奶粉,或者與最近新添加的食物有關,還有可能是寶寶的奶具沒有清洗乾淨(比如奶嘴,奶瓶,螺紋口處是否還留有殘留的奶液等)。

Tips:去醫院小提示

把寶寶最近的大便拍下來,以便醫生瞭解大便的性狀,不要帶著寶寶便便的尿不濕去醫院哦。

便常規化驗,需要取不少於指甲蓋那麼大的量的便便,裝在一次性紙杯或者保鮮袋裡密封在1小時內送到醫院化驗。

寶寶腹瀉會很嚴重嗎?

輪狀病毒腹瀉

6~24月齡寶寶症狀比較重,多先吐後瀉,伴有輕、中度發熱。腹瀉每天十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水樣,或呈黃綠色稀便,常伴輕或中度脫水症狀。輪轉病毒腹瀉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1周左右(有的寶寶會達到2周)。建議多次少量飲水和口服補液鹽溶液,若實在喝不進(喝了就吐且出現明顯脫水,則要去醫院掛水。掛水目的是補充水分和丟失的電解質。)

腹瀉 需要注意的情況

腹瀉期間,寶寶會比平時瘦一些,但一旦恢復,寶寶胃口上來,很快就能追趕上來。所以媽媽們不要擔心寶寶這幾天瘦了什麼的。腹瀉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寶寶胃口差,而是腹瀉引起的脫水。

如果寶寶出現任何輕、中度脫水的表現:包括嘴巴發幹,嘴唇乾裂,少尿,或者尿的顏色深黃,皮膚彈性變差,哭時少淚等等,需要及時糾正脫水。

脫水症狀和體征

輕中度脫水

沒精神玩

小便次數比平時少

嘴巴明顯看起來乾燥

哭的時候眼淚少

前囟門可見凹陷

如脫水是腹瀉導致的,大便會非常稀;

如脫水是體液丟失(嘔吐嚴重),就可能出現大便減少次數

重度脫水

包括上述症狀之後還會有

情緒煩躁

過度嗜睡

眼窩深陷

手腳冰涼、蒼白

皮膚褶皺、鬆弛

小便減少到每天只有1~2次

糾正脫水,需要給寶寶補充ORS III(低滲型)口服補液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溶液按說明書的要求一次性配好。例如ORS III(博葉),1包粉末沖250ml水。沖調時一定要把整包粉末全部倒入容器中,再加上250ml水一起搖勻。

口服補液鹽Ⅱ的滲透壓有點高,如果給寶寶服用這種時,常規需要稀釋1.5 倍(即1 包粉加750 毫升水而不是說明書上的500 毫升水),才適合寶寶服用。

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鹽時,要注意少量多次,最好每2~3 分鐘喂1 次,每次10~20 毫升。這樣大概小半天就可以幫助糾正寶寶的脫水。通過口服補液鹽,就可以有效防止寶寶脫水,避免寶寶由於重度脫水被送到醫院裡去輸液。

如果寶寶腹瀉同時出現劇烈嘔吐(無法口服補液)、無尿或脫水程度加重等,應立刻去醫院輸液補液。

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 血便

● 出現持續24~48小時的發熱。

● 持續12~24小時的嘔吐

(嘔吐物看起來呈綠色、帶有血絲,或呈咖啡渣狀)

● 腹部隆起(腫脹)

● 不願意吃東西不喝水

● 嚴重的腹痛, 嚴重腹瀉

● 出疹或皮膚變黃、眼睛變黃

腹瀉寶寶怎麼吃

輕微腹瀉寶寶可以繼續正常飲食,不必改變孩子的飲食。以孩子能接受和喜好為准。如果孩子有食欲,就多吃點;如果沒胃口,也別強迫。慢慢嘗試,根據寶寶實際情況做調整。腹瀉期間不要吃高脂、高糖食物,包括甜飲料、果汁。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有可能造成小腸黏膜受損,都可能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而導致腹瀉一直遷延不愈。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母乳餵養的寶寶,繼續母乳餵養。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可以考慮短期換成無乳糖配方粉(就是俗稱的防腹瀉奶粉)。

一旦寶寶已經服用口服補鹽液1天左右,且腹瀉的症狀也有所好轉的時候,你可以在寶寶能耐受的情況下,逐漸給寶寶飲食裡面添加一些蘋果泥、香蕉泥等食物。有的家長擔心香蕉滑腸,其實香蕉富含鉀離子,富含碳水化合物易於消化吸收,非常適合大量丟失鉀離子的腹瀉寶寶食用。(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不要吃了。)

這些可以降低患腹瀉的可能

Tips:預防腹瀉小提示

多數感染性腹瀉是由於手接觸了感染源再接觸嘴巴導致的,重點強調洗手的重要性.(包括寶寶的手,和主要看護人的手);

不要給寶寶喝未經消毒的生牛乳(剛擠出來的牛奶);

不要給寶寶喝上次沒喝完的奶和上次沒吃完的食物;

避免自行給寶寶亂服藥,包括中成藥;

寶寶母乳餵養是最理想的選擇,不輕易斷奶;

儘量不給寶寶喝果汁和甜飲料;

有條件的可以給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這種疫苗可以預防一些嬰幼兒期比較常見的腹瀉和嘔吐。

寶寶便便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看不明白。只要記住幾種需要就醫的便便,其他不完美的,就交給時間來解決吧~ ~ ~ 安啦,我們養的是寶寶,不是大便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