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心理學對人格的研究重點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 但現在更關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學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開並釋放人的潛能, 以實現和完善我們的能力。
那麼, 什麼是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特點是什麼?我們的孩子會變成有健康人格的人嗎?
心理學家從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徵, 我們還是來看看他們的描述:
奧爾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有七條標準:(1)專注於某些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是一個真正的參與者;(2)對父母、朋友等具有顯示愛的能力;(3)有安全感;(4)能夠客觀地看待世界;(5)能夠勝任自己所承擔的工作;(6)客觀地認識自己;(7)有堅定的價值觀和道德心。
Advertisiment
羅傑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 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個具體的特徵:①情感和態度上是無拘無束的、開放性的, 沒有任何東西需要防備;②對新的經驗有很強的適應性, 能夠自由地分享這些經驗;③信任自己的感覺;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度的創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具有創造性的人。 除了生理需要,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 這正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將以創造性的、生產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蘭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Advertisiment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非常關注現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兒童具有健康人格。 比如, 根據上述描述, 我們會提出如下問題:兒童能否專注于學習活動(學習活動被現代教育制度認為是最重要的兒童活動)?是否感到對所學的東西有一種勝任感?是否是學習活動中的活躍的參與者?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獲得創造性培養的機會?能否根據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範圍內決定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夠締造適合自己的有意義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對新的經驗有一種開放的態度等等。
Advertisiment
我們以更通俗的語言來表述現代社會中兒童所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 開放的, 對所承擔的學習和其他活動有勝任感, 充分發揮潛能的, 對父母、朋友有顯示愛的能力, 有安全感, 喜歡創造, 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 有自由感。 我們希望兒童都能成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以充分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