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看家長如何用4招讓男孩遠離依賴

建議一:媽媽一定不要代勞

很多時候, 男孩遇到難題了, 媽媽習慣說:“別怕, 我來幫你解決。 ”這雖然是一種母愛的體現, 但也會由此養成男孩依賴的惡習。

陳偉回家後對媽媽說:“我的鞋帶又散了, 我不穿這種鞋了。 ”媽媽說:“我幫你系吧, 不是有媽媽嗎?我會幫你的。 ”陳偉在媽媽的關愛下, 如今6歲了, 卻依然系不好鞋帶。 同學們常笑他, 他總會說:“我媽媽會幫我系的。 ”老師聽後也是啼笑皆非。

男孩依賴性強,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是媽媽代勞的太多。 男孩遇到了難題, 媽媽要鼓勵他自己解決, 無論是一根散了的鞋帶,

Advertisiment
還是一場傷痕累累的打鬥, 都要男孩學會自己承擔。

建議二:給男孩成長的機會

如果媽媽總給男孩一些負面評價, 說:“這個你不行, 別做了”、“那個你還不會, 別動了”, 就會漸漸熄滅男孩做事的興趣和欲望, 時間一長, 男孩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了信心, 也就開始依賴父母, 不願意自己動手了。

趙陽3歲時, 媽媽要給家裡養的小烏龜換水, 他嚷著要幫忙。 媽媽正想說“你還不會, 別鬧了, 快走開”時, 她看到趙陽期望的眼神, 就說:“好吧, 你跟媽媽學, 要是做得好, 以後換水的任務就教給你。 ”趙陽學得很認真, 雖然動作有些笨拙, 但是他成功完成了任務。

男孩只有在一次次嘗試後, 才會積累成功做事的經驗。 媽媽在男孩做事時, 要少說一些負面評價,

Advertisiment
多做一些正面鼓勵, 給男孩成長的機會。 即使男孩嘗試失敗了, 也別輕易責備, 要鼓勵他重新來過, 在戰勝失敗中不斷成長。

建議三:給男孩成長的時間

如果男孩動作笨拙, 一直出錯誤, 媽媽要學會耐心等待, 別害怕他一次次的失敗, 就怕媽媽斷然喝止:“太笨了, 看我的。 ”媽媽多一分鐘的等待, 男孩就離自理、自立又近了一步。

趙強在艱難地穿著衣服, 大冬天的, 穿衣服很費事, 他剛4歲, 裡裡外外的衣服讓他笨手笨腳地。 媽媽沒有催他, 而是鼓勵他:“別著急, 一件一件來, 時間還早呢。 ”趙強仔細地忙碌著, 他一天比一天穿得迅速。

媽媽的等待也是一種愛, 男孩的自理、自立能力要從小培養。 小孩子做事情時, 動作難免拙笨, 會浪費很多時間。

Advertisiment
男孩在浪費時間的同時, 積累的是做事情的經驗。 媽媽不願意等待, 男孩就永遠完成不了積累, 最終請父母代勞, 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建議四:給男孩成長的勇氣

依賴性強的男孩, 不喜歡從事挑戰性強的活動, 尤其是競賽, 它會讓男孩感覺到孤獨無助。 媽媽要改變男孩的依賴性, 就要引著他多從事獨立對抗性的遊戲, 讓男孩變得堅強勇敢。 例如打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等雙人對抗性的遊戲。

男孩只有學會獨自面對, 並努力奮爭, 才能在競賽中獲勝。 男孩多從事這類遊戲或運動, 能夠增強他的抗摔打能力, 提升他面對輸贏的承受力, 不害怕挑戰, 不害怕失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