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白天上班累成狗, 晚上回家還要忙家務、忙看劇、忙刷朋友圈, 陪孩子就會敷衍起來。 不少城市的孩子, 父母看似朝夕相伴, 其實長期處於“隱性失陪”狀態。何謂隱性失陪?
隱性失陪是相對普通“失陪”而言的, 它比失陪更普遍, 也比失陪更容易被家長們所忽視。 具體來說, 隱性失陪特指雖然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 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 從而給孩子造成的精神失陪。 具體表現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 長期隱性失陪的孩子, 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Advertisiment
三類隱性失陪, 你屬於哪一類?
1.看管陪同≠陪伴
34歲的LISA是一位全職媽媽, 為了方便照看5歲的兒子, 她辭掉了外資公司總經理助理的高薪職務, 轉型成了一名經營護膚品的微商。 平時除了外出拿貨, LISA基本都在家裡一邊照看孩子, 一邊刷微信朋友圈, 甚至連帶孩子去滑滑梯的時候也不例外。
Advertisiment
在親親袋鼠資深早期專家符欣看來, 有時間陪伴子女, 但缺乏有效溝通, 是當下最普遍的一種精神上的失陪。 然而, 現實生活中, 不少家長都會把陪同視為陪伴。 因此, 他們可能會一邊帶孩子散步, 一邊刷手機上的財經新聞。 面對孩子的互動需求, 總是表現得十分敷衍, 有時甚至會言語粗暴地讓孩子一邊兒玩去。
Advertisiment
2.命令說教≠陪伴
36歲的胡先生, 有一個上四年級的女兒。 雖然工作繁忙, 但是胡先生對於女兒的教育卻頗為用心。 放暑假之前, 就為女兒制定了書架的學習成長計畫。 從週一到周日, 每天都有固定的日程表。 每天下班後, 雖然胡先生很累, 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孩子白天的任務完成了沒有。 由於女兒總是偷工減料, 胡先生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苦口婆心, 跟女兒講各種大小道理, 從優秀女孩的基本修養, 講到論小效率的重要性, 甚至談到了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女兒的小一代。
在胡先生看來, 讓孩子明事理, 是父母的責任。 由於平時自己工作太繁忙, 所以不厭其煩地說教, 是最有效率的親子教育。 不過, 在符欣看來, 這種用命令說教代替親子陪伴的做法,
Advertisiment
3.物質滿足≠陪伴
28歲的王小妮, 是一家民營醫院的策劃總監, 工作十分繁忙。 一週六天, 基本都是每天早上7點半之前出門去上班, 晚上7點半之後才下班回到家。 早上出門時, 女兒往往沒醒。 晚上回家時, 女兒往往已經睡了。 王小妮說, 自己之所以如此拼命, 其實是為了給女兒最好的。 女兒的用品, 從奶粉、衣物到玩具, 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海外代購, 如果只依靠爸爸一個人上班, 日子就會變得捉襟見肘。
符欣說, 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子陪伴, 也是當下城市家庭的一種常態。 不少父母都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 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
Advertisiment
專家支招:如何讓親子陪伴變得有品質?
在符欣看來,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 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安全、放鬆和親密的陪伴氛圍。 這種陪伴本身, 應該拒絕說教和敷衍, 而且要有讓彼此身心放鬆、情感愉悅的雙向互動。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 最好要做到心無旁騖, 全心全意地關注孩子。
其次, 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 所需要的心理給養是不一樣的。 1歲之前,除了親密陪伴,還可以做撫觸、共浴等。1-3歲,可以向外拓展,多帶孩子去做運動或者做體驗、探索性活動,以促進孩子的肢體、感官發育。3歲左右的孩子,要注意幫助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多尊重孩子的意願。學齡後的孩子,可以多開展一些雙向溝通,幫助孩子挖掘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高品質的陪伴,還必須要給孩子留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空間,讓他自己去學習怎麼做到想做的事,怎麼照顧自己。作為父母,不必事事代勞,只要在關鍵時候給他足夠的支持即可。
此外,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符欣建議,對於原本親子時間就不多的家長而言。要避免隱性失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每天保證至少兩個小時左右的親子時間。
其次,你可以挖掘至少一個和孩子的共同愛好,或者可以跟孩子一起參與的活動。比如說養一盆花或者養一隻狗。又比如說,做某一類手工或者是玩一種遊戲。
再次,找到一個你和孩子都可以參與的體育鍛煉,比如說打球、游泳或者散步等等。
最後,符欣呼籲家長重視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不只是讀“故事”,而是將孩子帶入一個“多樣”和“百科”的圖書小世界。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開闊視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個最寧靜、最溫馨的親子陪伴方式。
1歲之前,除了親密陪伴,還可以做撫觸、共浴等。1-3歲,可以向外拓展,多帶孩子去做運動或者做體驗、探索性活動,以促進孩子的肢體、感官發育。3歲左右的孩子,要注意幫助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多尊重孩子的意願。學齡後的孩子,可以多開展一些雙向溝通,幫助孩子挖掘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高品質的陪伴,還必須要給孩子留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空間,讓他自己去學習怎麼做到想做的事,怎麼照顧自己。作為父母,不必事事代勞,只要在關鍵時候給他足夠的支持即可。此外,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符欣建議,對於原本親子時間就不多的家長而言。要避免隱性失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每天保證至少兩個小時左右的親子時間。
其次,你可以挖掘至少一個和孩子的共同愛好,或者可以跟孩子一起參與的活動。比如說養一盆花或者養一隻狗。又比如說,做某一類手工或者是玩一種遊戲。
再次,找到一個你和孩子都可以參與的體育鍛煉,比如說打球、游泳或者散步等等。
最後,符欣呼籲家長重視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不只是讀“故事”,而是將孩子帶入一個“多樣”和“百科”的圖書小世界。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開闊視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個最寧靜、最溫馨的親子陪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