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休士頓培訓歸來, 幾個好友前去接風, 幾個三四十歲的人也不知怎麼就談起了孩子。 大家一致要求朋友談談他所見到的美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朋友說:“美國的孩子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由, 那麼散漫。 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定了許多‘清規戒律’。 ”
媽媽是孩子的行政長官
在國內, 媽媽是孩子的“護身符”, 護短、寵孩子是媽媽的“專利”。 然而, 在美國卻不是這樣。
剛到休士頓, 我們到超市去採購生活用品。 有一個美國母親牽著一個大約兩歲多的小男孩, 小男孩拿著一個玩具衝鋒槍坐在地上哭鬧:“我就要這個!我就要這個!”媽媽哄了幾分鐘,
Advertisiment
後來就這個問題, 我請教了美國同行, 他們認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 媽媽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在美國, 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電子遊戲、請小朋友到家裡做客都事先需要向媽媽請示, 並做出“預算”。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驕傲
給我們講課的約翰是一個四十多歲的離了婚、除了專業就沒有其他愛好的男人,
Advertisiment
在我們回國前, 美國同行組織我們去旅遊。 一個領隊的高管似乎心事重重, 不斷地撥打手機。 我們都以為是他家裡出了什麼大事, 後來才知道, 他兒子在那天參加社區裡的足球比賽。 我們長出一口氣:“什麼事啊!不就是孩子們鬧著玩嗎?”縱然如此, 最終孩子還是沮喪地向父親彙報了他們的戰況。 這位父親聽完後笑著安慰道:“這麼激烈啊!我的寶貝!可惜我沒能看到,
Advertisiment
做錯事是要道歉的
也是在回國前夕, 我和一朋友應邀到業務主管湯姆家裡做客。
就餐的時候, 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的位置上。 小傢伙就開始鬧:“那是我的地方, 我要坐那裡。 ”女主人趕緊過來勸, 小傢伙還是鬧, 男主人變得嚴肅起來:“不聽話, 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裡去!”小傢伙還真倔, 流著淚沖上了樓。 我連忙說:“沒關係, 換一下位置吧!”女主人卻說:“不行, 這樣會寵壞孩子的。 ”過了十幾分鐘, 小傢伙下了樓, 男主人問:“準備好了嗎?”小傢伙重重地點了點頭, 低著頭向我道歉。 這時候, 男主人和女主人先後放下餐具走過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