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假手足口,媽咪護理寶寶分清楚

一、“手足口”與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麻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一般是因為昆蟲叮咬後而出現的水皰、丘疹等皮疹症狀, 並不嚴重。

鑒別大法一:水皰特徵

丘疹性蕁麻疹的水皰呈皮膚色或淡紅色或淡褐色, 摸起來較硬, 大小不等, 周圍無紅暈, 患兒多會劇烈瘙癢, 可群集或散佈, 多見於胸背和四肢。

手足口病多為大米狀的橢圓形白色水皰, 周圍有紅暈, 看起來比較乾癟, 不癢, 多見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

鑒別大法二:伴隨症狀

丘疹性蕁麻疹一般伴隨強烈刺癢, 以夜間尤為明顯, 嚴重影響寶寶睡眠。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多不發癢, 一般不會過度影響寶寶睡眠。

二、“手足口”與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而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中的柯薩奇16病毒引發的。

鑒別大法一:“痘痘”去哪兒

水痘的“痘痘”一般會遍佈全身, 以前後胸、腹背部最多。 此外, 頭皮、腳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現“痘痘”。

手足口病的“痘痘”則主要出現在口腔黏膜、手和腳部, 同時伴隨口咽或口腔潰瘍症狀。

鑒別大法二:“痘痘”長啥樣

水痘一般在發熱的當天或第二天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 幾小時後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 個頭稍大且皮薄, 有癢感。 一般病情會持續1—2周。

手足口病的“痘痘”個頭更小、顏色更紅, 癢感不明顯。 低熱的同時伴隨流涕、厭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狀。

Advertisiment
口腔黏膜上的皰疹大約1-3mm大小, 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 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 幾個至幾十個不等。 一般為7-10天。

鑒別大法三:伴隨症狀

水痘患兒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手足口病患兒會伴隨出現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手足口”與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多是由皰疹病毒引起, 以潰瘍為主;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 以皰疹為主。

鑒別大法:

口腔潰瘍的症狀為口腔、喉嚨、軟硬鄂、上下唇內側等處有小紅疹, 大多不發熱。

手足口病則是在手心、腳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紅疹, 並且伴有發熱現象。

“手足口”與皰疹性咽炎

皰疹性咽炎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 在臨床門診中,

Advertisiment
一般每100個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個可能是皰疹性咽炎。

鑒別大法一:皰疹位置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

手足口病多為嗓子裡先有皰疹, 後發展到手腳心, 少見於長在手腳背, 並伴有發燒。

鑒別大法二:疹子特徵

皰疹性咽炎的皰疹初為灰白色的小丘疹, 周圍紅暈, 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 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 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手足口病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 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不痛、不癢、不結痂。

即使“手足口”兇猛又狡猾, 但是寶爸寶媽們也有一雙火眼金睛。 學會這些實用的小秘笈, “手足口”就將無處藏身。 不必再疑神疑鬼提心吊膽, 寶寶可以安心度過一個美妙的春天啦!

Advertisiment

該病一般1~2周可以自愈, 不會留下後遺症, 但它也不是終身免疫, 即以後還可以感染發病。 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

一、口服B族維生素。 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二、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 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 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 飯後漱口。

三、口腔潰瘍。 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 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 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並保持局部清潔, 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四、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五、服用抗病毒的藥物。 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六、若伴有發熱時, 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七、手足口病可能結合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

Advertisiment
應及時進行治療。 併發腦膜炎者按照腦膜炎治療。

 一、個人預防措施:

1、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並妥善處理汙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居室要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相關閱讀:慎!春夏季謹防手足口病捲土重來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居家治療的兒童, 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