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正的母愛是懂得慢慢退出孩子的世界

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在我小時候生活的大院中, 有個叫小四的男孩。 小四家有3個女孩, 只有他這一個男孩, 他媽媽極其寵他。

他媽媽是文盲, 在我的印象中有些窩囊, 似乎很少和人說話, 每天只是買菜做飯。 聽說自從小四長大, 開始談婚論嫁後, 他媽媽一下變得非常強勢。 先是不同意小四自己談的兩個物件, 小四不聽她的, 她就喝藥上吊, 鬧得十分凶。

後來小四終於妥協, 和他媽媽相中的一個女孩結婚, 他媽媽對媳婦很快由愛得要命變成恨得要命。 除了挑撥小四夫妻關係, 還常常找各種藉口把小四扣留在自己這裡,

Advertisiment

不讓他回自己的家。 小四硬要回去, 他媽媽就經常找個理由跟過來, 晚上也住在小四家。 當時小四住在一間小平房裡, 只有一盤小炕, 他媽媽就和兒子、媳婦擠在一個小炕上睡覺。 小四的孩子出生後, 他媽媽更找出各種理由不讓小四和媳婦在一起。

在孩子兩歲多時, 有一天, 小四失蹤了, 只給媳婦留了一張六個字的紙條:“我走了, 不用找。 ”二十多年過去了, 小四再沒出現, 沒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他媽媽在他失蹤幾年後去世。 真難想像她在去世前, 心裡會想些什麼。 每每想到小四, 那個我們童年的玩伴, 想到他小時候天真無邪的淘氣樣, 以及25歲時決絕的離去, 我都惆悵萬分, 歎息母愛可能是一座宮殿, 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Advertisiment

在這裡我不想對小四的媽媽進行人性的、倫理的分析, 只想用這個極端的故事引出一個既普通、又非常重要、卻常被忽略的教養守則:母子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 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佔有, 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 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 促進孩子獨立。 母子一場, 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 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 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 既讓孩子童年貧瘠, 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本文談及的“母親”, 泛指“父母雙親”, 只在某些段落獨指媽媽這個性別角色, 相信讀者能自行甄別這一點。

Advertisiment

有自尊的父母不刻意抓孩子的把柄

曾有一位初中生的媽媽向我諮詢, 她的困惑是感覺和已上初中的兒子越來越陌生。 兒子一回家就把自己房間門關上, 她想多瞭解兒子, 進兒子房間不敲門, 事實上是為了查崗而搞突然襲擊。 兒子對此表示很不高興, 抗議過幾次, 媽媽不聽, 兒子就在自己房間的門上貼了一張“閒人莫入”。

當媽的感覺很受傷, 她覺得自己努力去愛孩子了, 卻成了兒子眼中的“閒人”, 心裡備感失落。 她說, 我現在會按他的要求敲門後再進入, 可是心裡還是擔心, 這樣萬一孩子做點什麼事真的就一點也不知道了, 那我以後還怎麼幫助他, 怎麼教育他?

持有這樣思維方式的父母, 他們習慣於把自己的功能擴大化,

Advertisiment
不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行為界限。 上幼稚園的孩子獨自在某個房間時, 確實需要父母不時地過來關照一下, 而一個初中生需要這樣的關照嗎?從這位母親的話中可以看到, 她的擔心不過是孩子“萬一”做的那個事情, 這個“萬一之事”可能是什麼呢?玩遊戲?和女同學聊天?上黃色網站?手☆禁☆淫?不管什麼事, 哪一種是需要突然推門進來解決的呢?

有自尊的父母不會刻意去抓孩子的什麼把柄, 也會羞于面對孩子的窘迫。 他要呵護孩子的面子, 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修養, 這樣的心境在父母和孩子間自然營造出合理的距離, 開始得體地分離。

所謂“分離”, 是慢慢調整關愛的方式

所謂“分離”,

Advertisiment
並不是慢慢放棄對孩子的關愛, 而是慢慢調整關愛的方式。 沒有哪個母親會明確地知道應該從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開始和孩子“分離”, 就像她不會發現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長得還高一樣。

成長變化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天, 分離也伴隨始終。 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 整個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脫離:脫離乳☆禁☆房獨自吃飯, 脫離懷抱獨立行走, 脫離監護單獨外出, 脫離供養自己賺錢, 脫離支配發展自我, 脫離家庭組建另一個家庭——父母從第一親密者的角色中退出, 讓位給孩子的伴侶和他自己的孩子, 由“當事人”變成“局外人”, 最後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 徹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調整。 例如在女兒幼小時, 幾乎所有的爸爸懷抱著可愛的女兒時,都會泛起醋意,想著將來哪個毛頭小子敢來搶走我的女兒,打斷他的腿!可當女兒20年後出落得亭亭玉立,和一個小夥子牽手親密時,被冷落一旁的當爹的卻會滿是欣慰,欣慰于女兒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代替自己去愛女兒,自己可以少操心了。

全部包辦又總挑剔孩子不夠自立?

不懂得分離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結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對孩子的控制。他們往往喜歡一邊事無巨細地包辦,一邊抱怨孩子的無能。這樣的家長,其潛意識並不想讓孩子獨立。與其說他極愛孩子,不如說他極愛那種對孩子的全面把控,這種控制給他帶來的成就感和強大感,讓他對自己滿意。

有位年輕媽媽告訴我說,她的父母一直對她管得多管得嚴。比如她從小熱愛閱讀,愛看古典小說、歷史書籍,卻常常遭到父母的白眼和阻攔。他們希望她只看課本,認為看“閒書”沒用。到她現在成家且有了孩子,假期中偶然拿起本小說看看,她父親都會批評說,怎麼不看專業書?看小說有啥用?這位讀者說,雖然知道父母愛她,但和父母相處的感覺卻是“覺得簡直是生活在地獄裡”!

沒有被包辦的人可能很難想像被過度包辦的痛苦。我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寫信人也是一個年輕女子,最後的簽名是“一個絕望的人”。她在信中陳述了她媽媽無止境的包辦帶給她的痛苦,並把她曾給媽媽寫的一封信一併發給我,問我要不要發給她媽媽。信是這樣寫的:

從小到大,無論什麼事你總是沖在我前面,那些我應該自己去做,或者我應該學著去做的事情,你全部包辦了,卻又總是挑剔我,說我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在別人面前說我這個做不好那個不會幹。這導致我做什麼都沒自信,結果確實是什麼也做不好,於是你就更有理由沖在我前面。

你一直用這樣極其殘忍甚至殘酷的方式對待我,我怎麼可能不自卑?怎麼可能有自理能力?怎麼能學會和別人打交道?你為什麼老是要衝到我前面?後果只有兩種:要麼,我終於有一天不堪忍受,自殺了。要麼,將來你老了,先我而去了,留下我一個人,不會燒飯,不會自己買衣服,不會討價還價,不會和人打交道,不會保護自己……最後悲慘地死去。總之,你是在往絕路上趕我!(原信中,女孩在此處用了二十多個感嘆號!)

父母如果固執地霸佔孩子的生命空間,孩子的世界只能狹小,甚至殘缺。前面那位被降為“閒人”的媽媽其實應該感到慶倖,因為她的孩子尚小,且會反抗,敢於公開拒絕家長對他自由的侵犯,說明孩子體內的“自我”還比較強大,他的世界還比較完整。而這個女孩子敢於鼓起勇氣寫出這樣一封信,也是出於自救的本能,所以我贊成她把這封信發給媽媽。我只希望每個孩子都不至於走到對家長的操控完全麻木的階段,從而喪失對“自我”邊界的守衛,那時他受到的傷害也許是致命的。

幾乎所有的爸爸懷抱著可愛的女兒時,都會泛起醋意,想著將來哪個毛頭小子敢來搶走我的女兒,打斷他的腿!可當女兒20年後出落得亭亭玉立,和一個小夥子牽手親密時,被冷落一旁的當爹的卻會滿是欣慰,欣慰于女兒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代替自己去愛女兒,自己可以少操心了。

全部包辦又總挑剔孩子不夠自立?

不懂得分離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結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對孩子的控制。他們往往喜歡一邊事無巨細地包辦,一邊抱怨孩子的無能。這樣的家長,其潛意識並不想讓孩子獨立。與其說他極愛孩子,不如說他極愛那種對孩子的全面把控,這種控制給他帶來的成就感和強大感,讓他對自己滿意。

有位年輕媽媽告訴我說,她的父母一直對她管得多管得嚴。比如她從小熱愛閱讀,愛看古典小說、歷史書籍,卻常常遭到父母的白眼和阻攔。他們希望她只看課本,認為看“閒書”沒用。到她現在成家且有了孩子,假期中偶然拿起本小說看看,她父親都會批評說,怎麼不看專業書?看小說有啥用?這位讀者說,雖然知道父母愛她,但和父母相處的感覺卻是“覺得簡直是生活在地獄裡”!

沒有被包辦的人可能很難想像被過度包辦的痛苦。我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寫信人也是一個年輕女子,最後的簽名是“一個絕望的人”。她在信中陳述了她媽媽無止境的包辦帶給她的痛苦,並把她曾給媽媽寫的一封信一併發給我,問我要不要發給她媽媽。信是這樣寫的:

從小到大,無論什麼事你總是沖在我前面,那些我應該自己去做,或者我應該學著去做的事情,你全部包辦了,卻又總是挑剔我,說我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在別人面前說我這個做不好那個不會幹。這導致我做什麼都沒自信,結果確實是什麼也做不好,於是你就更有理由沖在我前面。

你一直用這樣極其殘忍甚至殘酷的方式對待我,我怎麼可能不自卑?怎麼可能有自理能力?怎麼能學會和別人打交道?你為什麼老是要衝到我前面?後果只有兩種:要麼,我終於有一天不堪忍受,自殺了。要麼,將來你老了,先我而去了,留下我一個人,不會燒飯,不會自己買衣服,不會討價還價,不會和人打交道,不會保護自己……最後悲慘地死去。總之,你是在往絕路上趕我!(原信中,女孩在此處用了二十多個感嘆號!)

父母如果固執地霸佔孩子的生命空間,孩子的世界只能狹小,甚至殘缺。前面那位被降為“閒人”的媽媽其實應該感到慶倖,因為她的孩子尚小,且會反抗,敢於公開拒絕家長對他自由的侵犯,說明孩子體內的“自我”還比較強大,他的世界還比較完整。而這個女孩子敢於鼓起勇氣寫出這樣一封信,也是出於自救的本能,所以我贊成她把這封信發給媽媽。我只希望每個孩子都不至於走到對家長的操控完全麻木的階段,從而喪失對“自我”邊界的守衛,那時他受到的傷害也許是致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