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配得上“多才多藝”的人不多, 英國人斯蒂芬·弗萊(Stephen Fry)是其中的一個。 他的稱謂可以是演員、電視電臺主持人、紀錄片主持, 還可以是專欄作家、小說家、(只寫給自己看的)詩人。 難得的是不僅涉獵廣泛, 作品豐富, 而且樣樣出色。
中文名: 斯蒂芬·弗萊
英文名: Stephen Fry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從某種程度上說, 他是“老派”的英國演員:受過良好教育、從名校畢業、學識廣博;在小劇場裡多年磨練的演技, 讓他從現場到電視到大銀幕遊刃有餘。 他同時還“寫東西”:寫劇本、寫歷史、寫語言文化、寫小說, 這些都確立了他知識型演員的地位。
Advertisiment
弗萊看上去“很英國”, 或者說像是很典型的“英國紳士”:中學上的是私校, 大學讀的是劍橋, 大學時期代表女王書院參加BBC的《大學百科競賽》(University Challenge), 說話是標準的英格蘭南部口音, 舉止是自然隨意的優雅。
他飾演的角色更是加深了人們心目中的這種印象:在電影《王爾德》(Wilde)中他演男主角, 在《高斯福莊園》(Gosford Park)中他演漫不經心的偵探, 在電視劇《金德姆》(Kingdom)中他演英格蘭小鎮律師, 他還是《哈利波特》有聲讀物英國版的朗讀者。
當然, 他最深入人心的形象, 是在《萬能管家》(Jeeves and Wooster)中飾演的總是不緊不慢胸有成竹的管家吉福斯, 以至於一個英國搜尋引擎為突出其“智慧搜索”的特色, 乾脆管自己叫做“有事就找吉福斯”(Ask Jeeves)。
他的非小說類作品的創作, 是從他為報刊寫的專欄開始,
Advertisiment
但是要全面地觀察弗萊, 還需要看他的小說和非小說類作品。 從閱讀角度上來說, 他的作品時時顯示出弗萊身上具有的英國中產知識份子的某種特性:為自己的知識豐富而感到尷尬, 處處表現出一種隨意的姿態, 當然弗萊超乎常人之處, 是能融會貫通, 把複雜的故事和思想講得簡單而生動。
他在2004年出版的作品《弗萊的非完整古典音樂全史》(Stephen Fry’s Incomplete and Utter History of Classical Music)是一部古典音樂“全史”,
Advertisiment
這部作品不會用艱深的術語來唬讀者, 也不會用枯燥的講解來煩讀者, 而是一個研究古典音樂歷史頗有心得的人, 用輕鬆易懂的文字, 把讀者引進大門。 他選擇了古典音樂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人和事, 把最不好理解的東西寫得如同小說一般生動有趣。 此書採取一種對話的方式, 作者仿佛在和讀者閒聊, 無拘無束, 不時插入發散式的思緒, 用假想的場景引讀者會心一笑, 但就從來沒有忘記把讀者的注意力抓回到音樂歷史上。
Advertisiment
在2005年出版的另一部作品《你也可以寫詩》(The Ode Less Travelled) 中, 弗萊選擇了另一個困難的主題:如何寫詩?他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應該寫詩, 而且每個人都能夠寫詩:寫詩不過是按一定的格律寫字而已, 只要你能讀能寫, 就應該會寫詩;你成為詩人的可能性也許很小, 但是這不妨礙用寫詩來帶給你快樂。 他說他自己也寫詩, 但是不會用他的詩來“煩”讀者, 詩是留給自己看的。
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深入淺出地介紹英語詩歌的作品,
Advertisiment
如果說弗萊的非小說作品創作反映了他的博學廣識, 那麼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和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 更多的是顯露在他的小說創作中。他的小說處☆禁☆女作《撒謊人》(The Liar)中的男主角在英國私校長大,以自己的同性戀性取向為榮,卻在尋找愛情上遭遇許多苦惱。當他的第一部自傳出版時,人們發現這部小說中的許多情節靈感其實來自作者自身的經歷。
在他以後的小說創作中,也常常能看到其中有作者的人生體驗和社會觀察。弗萊的外祖父母是匈牙利猶太人,二戰前移民英國,但是他母親的娘家親戚,包括他的曾祖父母,就沒有這麼幸運,許多都在二戰時死在了集中營。弗萊中學時代被父母送到私校讀書,在規矩嚴格和社會等級分明的私校,他獨立不羈的性格讓他不能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兩次被學校開除,甚至被拘留3個月。最後他終於決定用功,考上了獎學金上了劍橋大學,同時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在他的第3部小說《締造歷史》(Making History) 中,年輕的男主角麥克是一位劍橋大學的博士生,正在研究希特勒的早期歷史,他結識的一位物理學教授向他透露自己製造了一台可以“重播”歷史的機器,這位教授長期遭受著負罪感的折磨,因為他父親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拿猶太人做實驗。兩人都有改變歷史的動機,於是想用這台機器來阻止希特勒的出生,避免猶太人被屠殺的悲劇。當麥克來到他們倆人“締造”的新世界中時,卻發現雖然希特勒消失了,同一時期的德國卻出現了一個煽動力更強、更為狡詐的納粹領袖格魯德,不僅佔領了全歐洲、對蘇聯使用了核武器,而且以更高的效率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清洗。與德國進行冷戰多年的美國則變得非常保守,直到90年代同性戀仍然被視作一種犯罪行為。在這部小說中,90年代的“現在時”採用麥克的第一人稱,一戰時期的“過去時”採用第三人稱,其中的一些章節卻穿插了電影劇本的敘事方式,這當然是他非常熟悉的形式,在適當的時候大大加快情節的發展。
他在第4部小說《群星的玩偶》(The Stars’ Tennis Balls,在美國出版時更名為《復仇》 A Revenge) 中,嘗試了另一種小說類型。這部小說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的改寫版,弗萊把故事搬到了80年代的英國,在一個復仇主題的懸疑故事之中,加入了對當時英國社會的觀察:書中許多矛盾和仇恨的來源,都與當時幾近隱形但依然頑固的階級間的鄙視與嫉妒有關。自己是私校和劍橋大學出身的弗萊,本應屬於中產階級,在政治立場上他的天然歸宿應該是保守黨,然而他卻一直是工党的堅定支持者,這一政治上的跨度讓他對英國社會階層的觀察格外銳利。在許多人眼中,弗萊是一個文采出眾的演員,但他卻把自己看作是一個不小心成了演員的作家。在今年的香港書展上,他用英國經典電影《紅舞鞋》(The Red Shoes)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寫作:就像劇中的女主角維多利亞一樣,他不是覺得自己寫得好才開始當作家,而是他“不由自主”地“需要”寫作,成為作家是他人生的歸宿。他說他的寫作生涯從4歲就已開始,就像穿上紅舞鞋的維多利亞一樣,再也無法停止。成為演藝名人的好處,不過是有讓他有信心去“寫書”,也有人樂意出版而已。
弗萊說,寫作給他帶來的快樂,超過了他人生中所有其它事情的總和;他的許多讀者應該會為此而感到欣慰,因為閱讀弗萊的作品,也讓他們獲得了無窮的快樂。
演員作品
銀河系漫遊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005)
鏡子面具 MirrorMask (2005)
幸福合作社 Divorce, Le (2003)
Londinium (2002)
神屁太空人 Thunderpants (2002)
Discovery of Heaven, The (2001)
Relative Values (2000)
In the Red (1998)
王爾德的情人 Wilde (1997)
鼠頭鼠腦 Wind in the Willows, The (1996)
Cold Comfort Farm (1995)
愛神有約 I.Q. (1994)
那一年我們有約 Peter's Friends (1992)
萬能管家 Jeeves and Wooster (1992)
Blackadder: The Cavalier Years (1988)
導演作品
少年壯志莫言愁 Bright Young Things (2003)
編劇作品
少年壯志莫言愁 Bright Young Things (2003)
更多的是顯露在他的小說創作中。他的小說處☆禁☆女作《撒謊人》(The Liar)中的男主角在英國私校長大,以自己的同性戀性取向為榮,卻在尋找愛情上遭遇許多苦惱。當他的第一部自傳出版時,人們發現這部小說中的許多情節靈感其實來自作者自身的經歷。在他以後的小說創作中,也常常能看到其中有作者的人生體驗和社會觀察。弗萊的外祖父母是匈牙利猶太人,二戰前移民英國,但是他母親的娘家親戚,包括他的曾祖父母,就沒有這麼幸運,許多都在二戰時死在了集中營。弗萊中學時代被父母送到私校讀書,在規矩嚴格和社會等級分明的私校,他獨立不羈的性格讓他不能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兩次被學校開除,甚至被拘留3個月。最後他終於決定用功,考上了獎學金上了劍橋大學,同時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在他的第3部小說《締造歷史》(Making History) 中,年輕的男主角麥克是一位劍橋大學的博士生,正在研究希特勒的早期歷史,他結識的一位物理學教授向他透露自己製造了一台可以“重播”歷史的機器,這位教授長期遭受著負罪感的折磨,因為他父親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拿猶太人做實驗。兩人都有改變歷史的動機,於是想用這台機器來阻止希特勒的出生,避免猶太人被屠殺的悲劇。當麥克來到他們倆人“締造”的新世界中時,卻發現雖然希特勒消失了,同一時期的德國卻出現了一個煽動力更強、更為狡詐的納粹領袖格魯德,不僅佔領了全歐洲、對蘇聯使用了核武器,而且以更高的效率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清洗。與德國進行冷戰多年的美國則變得非常保守,直到90年代同性戀仍然被視作一種犯罪行為。在這部小說中,90年代的“現在時”採用麥克的第一人稱,一戰時期的“過去時”採用第三人稱,其中的一些章節卻穿插了電影劇本的敘事方式,這當然是他非常熟悉的形式,在適當的時候大大加快情節的發展。
他在第4部小說《群星的玩偶》(The Stars’ Tennis Balls,在美國出版時更名為《復仇》 A Revenge) 中,嘗試了另一種小說類型。這部小說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的改寫版,弗萊把故事搬到了80年代的英國,在一個復仇主題的懸疑故事之中,加入了對當時英國社會的觀察:書中許多矛盾和仇恨的來源,都與當時幾近隱形但依然頑固的階級間的鄙視與嫉妒有關。自己是私校和劍橋大學出身的弗萊,本應屬於中產階級,在政治立場上他的天然歸宿應該是保守黨,然而他卻一直是工党的堅定支持者,這一政治上的跨度讓他對英國社會階層的觀察格外銳利。在許多人眼中,弗萊是一個文采出眾的演員,但他卻把自己看作是一個不小心成了演員的作家。在今年的香港書展上,他用英國經典電影《紅舞鞋》(The Red Shoes)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寫作:就像劇中的女主角維多利亞一樣,他不是覺得自己寫得好才開始當作家,而是他“不由自主”地“需要”寫作,成為作家是他人生的歸宿。他說他的寫作生涯從4歲就已開始,就像穿上紅舞鞋的維多利亞一樣,再也無法停止。成為演藝名人的好處,不過是有讓他有信心去“寫書”,也有人樂意出版而已。
弗萊說,寫作給他帶來的快樂,超過了他人生中所有其它事情的總和;他的許多讀者應該會為此而感到欣慰,因為閱讀弗萊的作品,也讓他們獲得了無窮的快樂。
演員作品
銀河系漫遊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005)
鏡子面具 MirrorMask (2005)
幸福合作社 Divorce, Le (2003)
Londinium (2002)
神屁太空人 Thunderpants (2002)
Discovery of Heaven, The (2001)
Relative Values (2000)
In the Red (1998)
王爾德的情人 Wilde (1997)
鼠頭鼠腦 Wind in the Willows, The (1996)
Cold Comfort Farm (1995)
愛神有約 I.Q. (1994)
那一年我們有約 Peter's Friends (1992)
萬能管家 Jeeves and Wooster (1992)
Blackadder: The Cavalier Years (1988)
導演作品
少年壯志莫言愁 Bright Young Things (2003)
編劇作品
少年壯志莫言愁 Bright Young Thing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