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臨產還是假臨產,怎麼分辨?

真臨產還是假臨產36周之後, 子宮有時候會出現間歇性收縮, 有時很難判斷這種宮縮到底是真臨產還是假臨產。 如果准媽媽細心會發現, 宮縮次數和持續時間都不相同, 毫無規律, 但陣痛的範圍僅局限於下腹部。 用以下方法來試著分辨。

可能是假臨產:

1. 子宮收縮不規律。

2. 變換體位、走路或休息時疼痛就會消失。

3. 宮縮只是引起輕微脹痛, 而且只局限於下腹部。

可能是真臨產:

1. 宮縮開始變得有規律, 而且逐漸頻繁、増強。

2. 宮縮赫持續30秒以上。

3. 下腹部或腰背部感覺有壓力牽扯, 並朝躺前部放射。

特別提醒:注意自己的臨產徵兆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入院檢査:

Advertisiment

破水:直接前往醫院, 若置之不理, 胎兒可能會有細菌感染的危險。

出血:如果在足月期出現細絲般的鮮血, 就是生產的出血信號, 應立刻前往醫院。

初產婦規則性陣痛:每次時間間隔若在5分鐘時, 就要前往醫院待產。

貼心提示

做好入院準備

1. 瞭解即將待產的醫院可能提供的東西, 準備待產包, 放在固定的地方, 不時地根據需要増減物品。 包括入院的基礎證件:保健卡、孕婦健康手冊、夫妻雙方的身份證, 現金等。 還有自己的衣物、用品和寶寶的用品。

2. 和家人確定緊急情況出現時的安排, 比如給誰打電話, 誰來開車, 誰陪同前往, 誰負責拿好待產包, 誰能直接趕往醫院等, 避免慌亂的場面出現。

Advertisiment

3. 準備好電話本, 放明顯的地方, 保持手機24小時有電。

4. 根據這次產檢的結果, 初步商議分晚方式。 包括是否選擇無痛分娩, 是否需要老公陪產等。

做出月子裡的安排

這個時候, 你也該確定誰在寶寶出生後照顧自己, 並對家居環境、心理狀態做好充足的準備。 其實任何安排都會是利弊參半, 不可能盡善盡美。 盡可能多地考慮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做好"最壞"打算, 對月子裡“一團糟"的狀況有心理準備和想好幾種解決方案, 能使你在產後少點抑鬱, 讓生活儘快恢復常態。

“過來人”的小忠告

讓最後一站更順利

乖乖聽醫生的話。 定期產檢中, 醫生最瞭解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狀況, 醫生的意見比所有人的都重要。 我在懷孕6個多月時,

Advertisiment
被査出胎位不正。 醫生教給我糾正胎位的方法, 我回家堅持照做, 到臨產前, 發胎位已經正了 !(小辰媽媽)

堅信"我能行!"。 在整個孕期乃至分晚過程中, 信念很重要。 相倍自己能夠完成女人這件本能的事, 相信自己的寶寶定能很好地配合自己, 相信那麼多媽媽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不要看太多血淋淋的故事, 不要被疼痛嚇倒,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丫丫媽媽)

多些準備, 少些擔心。 在正規的孕婦學校去上分娩准備課, 能更清楚地瞭解分挽, 並且練習好呼吸法確實能在關鍵時刻幫上忙。 可以自頭腦中演練幾次產程, 複習每個產程中應該怎麼呼吸, 怎樣用力, 怎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痛苦, 在真正分娩時很有幫助。

Advertisiment
(水寶媽媽)

心理專家的陪孕提醒

懷孕不是生病, 孕媽媽也不是病人。 孕期是一個健康正常的人在經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產檢就是在監護這個變化, 以便遇到問題及時處理。

孕期的各種焦慮也很正常, 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平和和信心, 是傳遞給胎寶寶的最好營養和能量。 寶寶會感覺到你的喜悅、堅強和決心, 所以他也會克服一切困難, 與心中了不起的媽媽相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