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睡前,跟孩子談談“最快樂的事”

小游上幼稚園之初, 跟所有的父母一樣, 我急不可耐地想知道, 她不在我身邊的這七八個小時裡都發生了什麼。

如何向孩子瞭解幼稚園的情況呢?如果問“今天怎麼樣?”這種過於寬泛的問題, 孩子會不知道從何說起, 甚至他們並不明白“怎麼樣”是什麼意思。

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每天睡前, 我們三口各自講一件“我今天最快樂的事”。 這樣做, 第一是有可能(僅僅是可能)將幼稚園生活打開一扇小窗, 讓我可以窺見少許光影。 第二是給孩子一個暗示:幼稚園生活可以是快樂的哦。

這個方法小遊一直比較接受。

Advertisiment
斷斷續續地, 從她上幼稚園開始, 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們都在用這樣的方式聊天。

現在回頭來總結, 有幾點可以分享:

別指望孩子說的一定是幼稚園的事, 或者甚至不能期待他說的是真實發生的事。

翻翻舊記錄, 小遊剛開始說過的“最快樂的事”包括:媽媽的眼睛變綠色了。 (指我的眼影。 )

晚飯吃了木耳炒圓白菜。

畫畫的時候把整個蘋果都塗成了粉紅色。

困了。 (對, 她說她最快樂的事是困了。 )

媽媽今天早回來。

刷牙的時候自己擠牙膏。

今天沒有最快樂的事。 (哦, 那我就說, 好吧, 睡吧。 )

謹慎地、有克制地追問, 少給建議, 儘量不評價。

雖然我當初選擇“最快樂的事”是帶有許多具體的目的, 但是現在想來, 那些小小的對話最重要的並不是她告訴了我什麼,

Advertisiment
而是讓我們都養成了與對方分享事情和心情的習慣。 在這個過程裡, 小游清楚地接收到了我發出的資訊:媽媽願意聽我說話, 我什麼事情都可以告訴媽媽。

所以, 讓談話可以不帶壓力、愉快地進行是一切的關鍵。

我記錄過這樣一段臥談:

媽媽, 木木說她不是我的好朋友。

哦。

她還說要把我扔到外面去。

是嘛?!

外婆說讓我告訴老師。

你告訴了嗎?

沒。

嗯, 我也覺得你不一定要告訴老師。 你問木木, 你抱得動我嗎?嗯, 她抱不動。

對啊, 你都104(釐米)了, 她怎麼有力氣把你扔出去?

小遊立刻興奮了, 爬起來大喊:媽媽!你看我高不高!

對遊告訴我的大事小情, 我最通常的回答是專注地看著她, 說:“真的?然後呢?”或者“那你覺得呢?”或者只答“哦”,

Advertisiment
她就會接著說。

孩子有可能告訴你各種事, 這些事情裡, 很可能有許多會在第一時間觸動媽媽敏感的神經。 比如被小朋友“欺負”了, 沒拿到想要的玩具, 被老師批評了, 午覺沒睡著之類的。 那麼, 請你一定一定要控制自己“啊?!怎麼能這樣?!你應該這樣這樣!”的第一反應, 更合適的回答是:是嗎?然後呢?你怎麼辦呢?

請記得:很多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 孩子可能並不以為意。 很多情況下, 孩子就是只想和你說說話, 而你要表達的無非就是“我喜歡聽你說話”。 這樣, 已經足夠足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