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瞎劃拉是繪畫活動的基礎

嘟嘟已經 6 個月大了。 早晨喝牛奶的時候, 媽媽不小心把牛奶灑到了桌子上。 媽媽還沒來得及擦, 嘟嘟就伸出小手, 開始在桌子上塗抹奶漿。 原本一點兒的牛奶, 現在被嘟嘟的手弄成了一大灘……

我們周圍有好多小不點兒都會像嘟嘟一樣玩灑在桌子上或者地上的東西, 常常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的。 爸爸媽媽有點苦惱, 但寶貝們卻總是樂此不疲。 我們的寶貝到底在做什麼呢?

瞎劃拉

嘟嘟把小手伸出來去塗抹牛奶――改變了向前伸手的動作, 從而也就改變了牛奶的樣子。 他發現, 通過自己的動作, 可以改變一些東西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可以給周圍的事物“做上標記”!這是孩子在用筆和紙畫畫之前, 用手勢和動作留下痕跡的最初體驗。

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有3個基本動作是孩子常用的:

垂直弧――胳膊和手向下戳的動作;

水準弧――胳膊和手在水準的表面直接掃過;

“推-拉”動作――盡可能在胳膊夠得著的範圍裡向外推, 然後再拉回來,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向前以及返回的動作。

這3個動作有時看起來非常“粗獷”, 但如果拿著畫筆做這 3 種動作的時候, 就會留下“時間和空間經過的痕跡”。 這種體驗對後期繪畫的發展非常重要。

瞎劃拉是後期繪畫活動的基礎比如, 水準弧動作就與孩子塗色的動作非常一致, 它可以使孩子逐漸掌握圍繞在自己身體周圍的空間知識。

Advertisiment

丁丁的媽媽給丁丁準備了木炭條和紙, 又是忐忑, 有事緊張:2歲半的小丁丁人生的第一張畫該是什麼樣的呢?媽媽示範地在紙上畫了一條直線, 丁丁驚訝極了, 一把抓起木炭條, 劃拉了起來。 是一條漂亮的曲線, 像山呢!丁丁媽媽趕緊表揚。 可是, 丁丁的創作遠沒有結束, 沒一會兒, 紙面上就黑呼呼地佈滿了條條道道。 他到底畫得是什麼?需要糾正嗎?

亂糟糟

大約從兩歲半開始, 孩子能夠對動作進行控制, 他們就開始嘗試新的動作組合了。 比如, 推拉的動作可以分離開來, 推拉線條也就分離出來。 當水準弧與拉線組合起來, 就產生出我們熟悉的連續轉動, 畫出塗鴉旋轉的線條(見圖 1)。 可以說從這時起,

Advertisiment
孩子踏上了真正的塗鴉旅程。

此時, 孩子畫出的圖畫比較亂, 常常是淩亂的條條道道, 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 如果孩子畫畫時, 爸爸媽媽能在身邊, 就能隨著他的動作和話語瞭解塗鴉中的意義了。

丁丁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連續重疊的螺旋線, 說, “它正在角落裡繞圈呢。 ”隨後在這些圖形上又加了一層線條, 他又說“它現在繞走了。 ”妞妞的手腕一抖動, 畫出一條直向上的線, 嘴裡說:“鳥兒飛飛。 ”他們的畫, 怎麼看, 怎麼像毛線團!

毛線團

丁丁和妞妞將自己的身體動作、畫筆在紙張上留下的軌跡以及想像中物體的運動都壓縮在了畫面上, 體現出時空背景中的一個瞬間。 孩子們用這種方式記錄著動作運動的軌跡, 給塗鴉賦予了意義。

Advertisiment

在能夠手眼協調地畫出真正的圖形之前, 記錄動作是孩子出現象徵能力的一種表現。

3 歲的團團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畫畫, 媽媽好奇地湊過去問:“團團, 你畫的是什麼呀?”“房子呀!”過了一會兒, 團團拿著手裡的紙來找媽媽:“媽媽, 我的鞋畫好了!”“鞋?不是房子了?”團團說:“當然不是, 媽媽你看, 這是團團過年時穿的紅鞋子……”

說出來

除了畫圓形旋轉線條之外, 孩子還可以畫出其他圖形。 他們往往會根據圖畫與自己熟悉的物體之間的相似性來解釋畫面。 比如圖3 中的“樓梯”和圖 4 中的“刀”。 但通常孩子是在自己的畫畫完之後才開始“決定”圖形的意義的, 就像是在“解讀”自己的作品一樣。 有的孩子還會將童話故事情節、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幻想和畫面上的圖形聯繫起來。

Advertisiment
孩子慢慢開始明白, 圖形是可以表達意義的。

大多數塗鴉畫面看上去都是亂七八糟的, 如果你關注孩子畫面的整潔與清晰, 就會忽略孩子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義, 久而久之, 孩子就不願意也不敢再拿起畫筆了。 所以, 你應該尊重這個時期孩子繪畫的表現方式, 鼓勵他大膽地畫, 體驗用自己身體的動作所帶來的變化。 專心地聽孩子講他的圖畫, 一方面可以使你瞭解孩子畫的是什麼, 另一方面也會使孩子意識到, 我的這些畫都是有意義的, 而且都是爸爸媽媽能夠理解的。

關於塗鴉, 你還應該知道的

對於孩子來說, 在畫紙上描畫物體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業”。 他們要開動自己的腦筋,想想怎樣才能把一個立體的東西畫在一張平平的紙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瞭解紙張和畫筆的性質,感受不同的紙張和畫筆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通過“視覺-運動”的探索獲得積極的空間知識。所以,孩子的塗鴉旅程也是對繪畫媒介的探索過程。

你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同種類的紙張、畫筆和顏料,讓他們去探索。

複印紙、餐巾紙、報紙、鉛筆、油畫棒、水彩筆、軟筆等都是非常好的材料。

在家裡開闢一塊專門的塗鴉區域讓孩子塗鴉。特別是嘗試水性顏料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衛生間的瓷磚牆壁。

畫完後,你們一起清潔牆面。既能保持牆面整潔,又能使孩子體會到清潔的不易,養成不隨處亂畫的好習慣。

他們要開動自己的腦筋,想想怎樣才能把一個立體的東西畫在一張平平的紙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瞭解紙張和畫筆的性質,感受不同的紙張和畫筆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通過“視覺-運動”的探索獲得積極的空間知識。所以,孩子的塗鴉旅程也是對繪畫媒介的探索過程。

你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同種類的紙張、畫筆和顏料,讓他們去探索。

複印紙、餐巾紙、報紙、鉛筆、油畫棒、水彩筆、軟筆等都是非常好的材料。

在家裡開闢一塊專門的塗鴉區域讓孩子塗鴉。特別是嘗試水性顏料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衛生間的瓷磚牆壁。

畫完後,你們一起清潔牆面。既能保持牆面整潔,又能使孩子體會到清潔的不易,養成不隨處亂畫的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