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 不要用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
三歲的孩子必須為他自己擺弄東西。 如果給他依其身材比例製作的東西, 容許他學著大人一樣操作, 他整個性格就會變得平和、滿足。 但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是怎樣對待兒童的呢?我們會毫無顧忌地任意阻止他們的活動, 就像主人對待沒有人權的奴隸一樣, 而且我們在這樣做時, 居然毫無內疚之心。 在許多人看來, 對兒童表現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
大人們對下面的情形已經習以為常, 當一個幼兒正在做自己的事兒, 比如吃飯時, 年長者應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去喂他;當他正努力扣外衣的扣子時,
Advertisiment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 當兒童對我們有所妨礙時, 我們卻會十分嚴厲地加以禁止!當我們正在不慌不忙地品嘗湯的美味時, 巨人突然現身, 從我們手中抓走湯匙, 強迫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湯喝下去。 他的舉動差點使我們噎住了。 我們也會對此表示抗議:“為了仁慈的緣故, 請你慢些吧!”但是, 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 勢必使我們的消化功能受到損害。
再假如, 由於有一場令人高興的約會, 我們正在房間裡帶著愉悅的心情慢慢穿著外套, 忽然巨人進來,
Advertisiment
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 我們還按照自己的意志, 或讓孩子靜止不動, 或讓他不斷走動。 我們還為他作選擇, 為他做主。 這種教育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她們實際上是在阻礙孩子初期意志的發展。 這種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一種控制他們行為的力量, 使他們變得膽小, 以致在沒有他們所依賴之人的幫助和同意時, 連承擔任何責任的勇氣都沒有。
Advertisiment
尊重孩子的自我潛能, 讓孩子親自參與實驗、觀察
孩子具有自我發展的潛能, 正是這種潛能, 會引導他去觸摸某種東西, 去熟悉它。 而我們對他做了什麼呢?我們卻對他說:“別碰!”他到處跑動著, 其目的是為了能夠走得更加穩當, 我們卻對他吼道:“別跑!”他向我們問問題, 本來是為了獲得知識, 我們卻很不耐煩地回絕他:“別煩人!”科學的創造性想像是以現實為基礎的。
如果早在一個世紀以前, 我們就對那些使用油燈的人說:有朝一日, 紐約市的夜間將會燈火輝煌;人在海洋中遇險時, 他們能發出為陸地上的人所理解的求救信號;人可以在空中飛翔, 而且比大鷹飛得還快……我們的先輩們一定會恥笑我們是癡人說夢。
Advertisiment
當我們的想像與現實結合時, 我們的內在思想就開始工作了, 並使外部世界發生改變, 在這一過程中, 人們的思想有如神助, 它在一種偉大的力量――創造力的驅動下創造著世界。 在當今世界, 所有人都應該接受科學方法的薰陶, 應該讓每個小孩都親自參與實驗、觀察, 使他們與現實緊密聯繫起來。 這樣, 他們那想像的翅膀就可以從更高的基點起飛, 他們的智慧也能被很自然地引向創造之路。
為此我想給每位媽媽一個忠告:讓你那三、四歲大的孩子依照他們的喜好去行事, 讓他自己梳洗, 自己換穿衣服, 自己吃東西。 在“兒童之家”裡, 孩子的每一個粗魯動作,
Advertisiment
媽媽準則:
接下來我將列舉出幾項原則,希望媽媽們能在此基礎上尋求出最適合孩子的方法:
尊重孩子正在進行的所有合理活動,並試圖瞭解他們的活動目的,這是首要的原則。
第二條原則是:我們必須盡可能支持孩子活動的意願,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不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
第三項原則是,我們必須時時警覺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因為孩子的感情――特別是對外來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細膩敏感。我們不必在孩子面前充當完人,期望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相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的缺點,虛心接受孩子公正的觀察批評。
孩子的生命也將因此而受到影響。媽媽準則:
接下來我將列舉出幾項原則,希望媽媽們能在此基礎上尋求出最適合孩子的方法:
尊重孩子正在進行的所有合理活動,並試圖瞭解他們的活動目的,這是首要的原則。
第二條原則是:我們必須盡可能支持孩子活動的意願,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不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
第三項原則是,我們必須時時警覺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因為孩子的感情――特別是對外來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細膩敏感。我們不必在孩子面前充當完人,期望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相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的缺點,虛心接受孩子公正的觀察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