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孕婦順產全過程

多孕婦在門診中常詢問, 到底該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生產?基本上, 婦立科醫師都希望每位孕婦能自然生產, 因為這是比較安全、併發症少、痛苦少的生產方法, 事實上, 大部分的分娩也是以自然生產方式為主的。

瞭解孕婦順產全過程

能否自然生產?

在準備自然分娩前, 必先排除剖宮產之適應症出現:如前置胎盤、胎位不正、前胎剖宮產、巨嬰症或母親骨盤狹小等。 事實上, 當孕婦在產檢時, 婦產科醫師會預先讓她們知道能否嘗試自然生產。 生產多在懷孕後的37-42周內發生;預產日當天生產只占8%, 所以當進入第37周時,

Advertisiment
就須注意了。 自然生產來臨前, 子宮先有不規則收縮, 又稱為“假陣痛”一般約在懷孕8個月後開始出現, 其陣痛強度不大, 當孕婦臥著或坐下休息後便會消失, 這種是正常的現象, 所以不必擔心。 但當子宮收縮強度越來越明顯, 不管臥著、睡著和坐著都是同樣發生的, 並且陣痛間隔也開始變得規則, 那就代表子宮在告訴她們, 分娩的時刻快到了。

規則性陣痛

一般而言, 規則性陣痛達到10分鐘出現3次才算是正常的陣痛。 初產婦(第一胎的產婦)在子宮頸已開了約兩釐米, 但可進入待產室準備;而經產婦(曾經陰☆禁☆道生產的產婦)則于出現規則性陣痛時即可進入。

當然, 有些特殊情況可考慮提早住院, 如早破水、陰☆禁☆道大量出血、懷孕未足月或子宮收縮強烈等。

Advertisiment
正式規則性陣痛的約一周內, 陰☆禁☆道可能會出現少量出血, 常被稱之為“見紅”;這種情況不用處理, 只是由於子宮頸有輕微擴張而造成血管破裂所致, 應耐心等候規則性陣痛出現。 產婦若感到子宮正在規則性收縮, 坐和站立都是一樣明顯的, 就該到醫院檢查了。

宮口檢查和胎兒監視

到達醫院後, 醫師會在陣痛時為立婦肛查內診, 如此能更加瞭解胎位、子宮頸擴張程度、子宮頸厚度、子宮頸硬碟、胎頭下降程度、有否破水和母親骨盤腔寬窄情況等。 這些內檢檢查是必要的, 有些產婦可能會感到有點不舒服, 但此內診檢查會迅速完成, 當胎頭連續下降時, 不適的感覺便會逐漸減緩。

接著就是進行胎兒監視檢查:助產人員將監視胎兒的心跳及子宮收縮情況。

Advertisiment
若確定須要住院, 產婦會被安排更衣、灌腸及會陰準備, 然後住院待產。

進入待產室

進入待產室算是產婦最緊張時刻的開始, 此過程可分為潛伏期與活躍期。 潛伏期較長而陣痛較輕, 當潛伏期結束後進入活躍期, 產婦陣痛感覺會更加強烈, 甚至有受不了的情況, 常吵著要求剖宮生產。 此時, 醫師會給予一些注射, 幫助她們熬過這段痛苦的時刻;若情況許可, 可施行無痛分娩麻醉, 減低產痛程度。

產程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 初產婦比經產婦為長, 胎兒的位置也會影響產程, 如胎兒的臉是朝著媽媽肚皮的方向時, 待產時間則較久;當然產婦的骨盤寬窄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Advertisiment
當開始待產時, 醫師及護士們每隔一小時左右為產婦內診, 在活躍期或子宮頸快全開時, 檢查次數會逐漸增多, 目的是要瞭解產程進度, 來做適當之處理。 若一切順利, 初產婦在子宮頸全開(約十釐米)及胎頭下降後, 送至分娩室準備分娩;經產婦因產程較快, 送入分娩室時間會稍微提早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