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寶寶的小腳丫

只要看一眼新生寶寶胖乎乎的腳丫, 新手媽媽們就恨不得疼愛地捏上一把。 您知道嗎, 這扁平又圓潤的小腳丫是由在韌帶和神經末梢聯結下的26根骨頭組成的。

1歲的時候寶寶的腳長得飛快:事實上, 長到1歲的時候, 他的腳差不多已有成人的一半大。  

寶寶腳丫的特點 

平足——孩子剛會走路的時候, 你會發現他的腳底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足弓, 像是平足, 不要擔心, 嬰兒平足是很常見的。 首先, 寶寶的骨頭和關節仍然很有彈性, 所以當他們站立時就會平足;同時, 寶寶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變得不明顯。

Advertisiment
孩子的這種“平”足會一直延續到6歲, 直到他們的腳變得較硬, 足弓才會顯現。  

內八字——發現孩子有些內八字也不必大驚小怪, 這種習慣主要是來源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姿勢。 出於習慣, 出生以後的寶寶仍然會保持著那種交叉腿的動作。 並在幾個月以後漸漸地自動糾正過來。  

找一雙合適的小鞋子 

寶寶在家裡最好是光著腳, 因為這樣可以鍛煉腳上的肌肉, 增加腳趾抓攀的能力, 有助於學步。 帶著寶寶出門, 就要給他穿上軟底的鞋子。  

為寶寶選鞋時媽媽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量好寶寶的腳長和腳寬, 這樣在買鞋時就可以“心中有數”。  

鞋的前面必須有空間讓寶寶的腳趾自由扭動。 要確保寶寶的腳尖和鞋頭有一指的距離。

Advertisiment
 

要買底可以彎動的鞋子(媽媽用兩個手指就可以彎動), 但是鞋根周圍的部分要不易彎曲。  

不要買塑膠涼鞋, 夏天, 這種涼鞋容易變形、傳熱。 可買柔軟的皮革制鞋、棉布制鞋。  

涼鞋後面必須要有帶子, 這樣寶寶走起路來鞋子才會跟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