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寶寶腹瀉的原因和阻止技巧

根據兒科專家介紹, 常見的腹瀉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感染性腹瀉, 通常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 比如通過呼吸道傳染的輪狀病毒, 進入腸道後就可能引起腹瀉。 另外, 夏季天氣炎熱, 食物容易變質, 滋生大量細菌, 這也是引起腹瀉的原因之一。 另一類為非感染性腹瀉, 也叫食餌性腹瀉, 這類腹瀉是因為食物過冷、過熱, 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 夏天大量的血液分佈在體表, 消化道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了, 為了不給消化道增加太多負擔, 夏天要吃清淡的食物, 少吃辛辣的食物, 如火鍋之類。

看“便便”, 識症狀

Advertisiment

腹瀉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解大便的次數和量都增多了, 少則每日3~4次, 多可增加到每日10餘次, 同時性狀也發生了改變。 因此,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 大致判斷孩子患上的是哪類腹瀉。 如果大便裡帶有黏液和血, 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大便呈水一樣的稀糊狀, 沒有黏液, 則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果寶寶拉的大便很臭, 而且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多半屬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當然, 伴隨出現的還會有嘔吐、腹痛、發熱、食欲減退等症狀。

腹瀉的家庭護理

對於腹瀉的孩子, 護理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當孩子拉肚子時, 身體裡的水分也隨之流失, 所以需要大量補充水和電解質。 怎樣同時補充這兩種成分呢?聯合國衛生組織向第三世界國家推薦的是米東加鹽,

Advertisiment
比例為一啤酒瓶的米東加一啤酒瓶蓋的鹽。 在補充水和電解質的同時, 針對症狀進行治療。 這裡推薦幾個食療小方, 如果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可以用馬齒莧熬水喝;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可用烏梅熬水喝;如果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把山楂和雞內金炒焦, 再熬水服用。

少給孩子用抗生素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項外, 還有一件事需要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少給孩子用抗生素。 因為人體內有一個微生態環境, 它是寄生於人的腸道黏膜表面的大量厭氧菌, 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 食物進入腸道後, 厭氧菌先把這些食物消化一半, 讓腸胃能更好吸收。

Advertisiment
如果經常使用抗生素, 有害細菌是被殺死了, 可正常的厭氧菌群也被殺死了。 厭氧菌少了, 營養物質消化不了, 孩子就會肚子脹、厭食, 免疫功能也會降低。 所以, 要儘量少給孩子用抗生素, 保證孩子有一副好腸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