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肺炎?
肺炎, 亦即肺部實質化的發炎或感染。 林昭仁醫師進一步解釋:「實質化的定義, 即是肺部深處包括肺泡、間質細胞、細支氣管、微小支氣管、支氣管, 甚至主要支氣管都發炎等, 整個肺部實質化的發炎, 定義為肺炎。 」
至於肺炎的感染大致可分為細菌與病毒, 以細菌來細分, 又可分為「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而小兒病毒性肺炎約占所有肺炎比率約六成。
常見症狀
高燒不退、胸痛、呼吸急促
一般而言, 肺炎出現的症狀, 例如:高燒不退、胸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咳嗽咳到沒有力氣、食欲不振等。
Advertisiment
另外, 若仔細聆聽患者的胸音, 偶爾會聽到「咕囉咕囉」像水的聲音, 是為「囉音」, 甚至因為肺部積水而導致呼吸聲變弱、胸肋膜發炎引發胸痛或腹痛。 林醫師表示, 也曾遇過嚴重的肺炎患者沒有咳嗽、聽胸音時沒有囉音卻只有用腹痛來表現臨床症狀的案例, 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不是腸胃炎, 而是肋膜積水發炎導致咳嗽聲音微小, 此為情況危急的肺炎。
治療前先診斷感染源
細菌和病毒, 治療大不同
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 須使用支援性療法。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關於肺炎的治療方式, 林昭仁醫師指出:「若因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 則沒有抗生素可使用, 必須使用支持性療法。 如果是細菌感染造成的肺炎, 則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至於少數病毒例如泡疹病毒、流感病毒, 則有抗病毒的藥物可使用。
因此, 通常會先評估是何種細菌或病毒才會著手治療、對症下藥, 所以診斷時會先進行一些檢查, 像胸部X光, 林醫師解釋:「胸部X光是最常用的診斷, 細菌與病毒在胸部X光的表現不同。 」細菌性肺炎的表現大多是整片、大葉性的肺炎, 有肺泡浸潤的情形, 所以在胸部X光的底層出現積水或膿胸的狀況, 即懷疑是細菌感染。
如果是病毒性☆禁☆感染, 有時聽胸音時會聽到「咻咻」的喘鳴聲或囉音,
Advertisiment
除此, 也可以進行痰液的細菌培養, 並進行革蘭氏染色的抹片檢查;再者, 亦可抽血檢驗白血球, 瞭解其血球分類與發炎指數, 同時檢驗血清抗體, 林昭仁醫師解釋:「很多細菌會產生血清抗體, 藉由血清抗體的觀察所得到的間接證據來治療幼童。 」另外, 也可以做核甘酸序列(PCR)檢查、皮膚結核菌素測驗等來輔助診斷肺炎。
從幼兒年紀判別感染源
至於在臨床上診斷肺炎的方式, 像是從幼兒的年紀判別感染何種細菌或病毒。 林醫師舉例說明,
Advertisiment
2~5歲的幼兒易受到感染的細菌, 包括肺炎鏈球菌或噬血桿菌。 病毒的種類則較多, 例如:流行性☆禁☆感冒病毒、副流行性☆禁☆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 而細菌則是披衣菌。
2歲以下的嬰幼兒, 細菌方面以肺炎鏈球菌為首要, 還有噬血桿菌, 以及革蘭氏陰性的細菌, 像大腸菌、克列柏氏菌等。 病毒則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另外, 2歲以下的幼兒容易受到披衣菌的感染。
若出生一個月的新生兒感染肺炎, 可能是感染B型鏈球菌、大腸菌、或革蘭氏陰性的細菌。 病毒方面, 則像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