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幼兒體能常識

首先, 我們應該瞭解體能主要是指人體器官具備的能力, 在身體素質方面包括運動力量、速度、敏捷性、協調性、柔韌性、耐力等, 還涉及走、跑、跳、投擲、攀爬等運動的技能。 幼兒體能的發展是促進其身體各系統正常發育的基礎。

兒童體能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兩歲的幼兒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跳等所有基本動作, 但上樓梯較為笨拙。 這時的幼兒手指運用已接近成熟, 能手眼配合靈巧地疊起多塊積木。

到了3歲, 幼兒的大肌肉發展較快, 身體動作也比以前協調, 一般都喜愛跑、跳和踏三輪車。 有一部分剛進入此年齡段的幼兒上、下樓梯時,

Advertisiment
仍要雙腳踏在同一階梯後, 才能繼續前進;但3歲半以後, 就都能雙腳交替前行了。

4歲幼兒的手指已較靈活, 可以使用畫筆或剪刀畫簡單的圓和做簡單的剪貼;也能自己穿脫衣褲、扣鈕扣、刷牙、穿鞋襪。 此時, 他們的體力增長, 跑、跳、攀爬、單腳站立、拋接球等基本動作都很熟練, 還可以步行較長的一段路。

5歲的幼兒能自如地控制手腕, 能折紙和純熟地用剪刀, 會使用筷子挾菜吃飯。 他們的一些運動速度已與成人類似, 行走、跑跳相當穩健, 可自如地在一條窄線上行走, 不再左右搖擺。 同時, 他們攀、爬、滑、滾等運動的技巧已相當純熟。

其次, 幼兒體能活動的重點在於為他們提供大量的知覺動作經驗,

Advertisiment
促進姿勢與動作的發展與成熟, 並奠定未來生理成長與功能發展的基礎。 因此, 對幼兒體能訓練不能操之過急, 要在滿一歲其身體基礎抗重力肌肉群功能建立之後, 再循序漸進地增加刺激與訓練。

父母們多抽出些時間, 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戶外做各種運動, 雙休日帶孩子上公園或郊遊、爬山, 進行耐力和有氧鍛煉, 是再容易不過的樂事了。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不論何種鍛煉活動都要遵守幼兒體能發展的順序。 一般來說, 兒童動作功能發展的順序分為:姿勢擺位(主要發展時期0-2歲)、粗大動作(主要發展時期2-4歲)、精細動作(主要發展時期4-8歲)、技巧技能(主要發展時期5歲以後)。 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在為下一階段打基礎, 只有基礎扎實了,

Advertisiment
身體素質才能循序漸進得到提高。 所以, 家長對幼兒體能訓練的重點應放在基礎姿勢和粗動作的發展上, 注重量而不要追求質, 即保證運動的時間和適當的強度, 不必要求多高的技能和技巧, 達到提高體能及整體的身體素質就行了。

另外家長帶幼兒進行體能活動時, 必須注意安全第一。 幼童對於自我肢體的認識尚未成熟, 運動起來不知深淺, 容易出意外。 家長進行每項活動時, 一定要認真設計正確姿勢及方法, 保證動作的安全性, 避免錯誤的運動方式誤傷了肢體。 比如, 活動的場地是否安全, 活動用具(球、跳繩等)是否存在品質問題, 運動器械是否適合幼兒使用(健康路徑及兒童遊樂場內的器械), 還有家長應在一旁採取哪些保護措施,

Advertisiment
等等, 都在應該重點關注之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