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對於寶寶的健康,家長們總是非常的關注, 有時候也會瞭解新生兒的不明腫塊, 比如家長會發現寶寶脖子或耳後突然長出黃豆粒大小的腫塊,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瞭解新生兒的不明腫塊!新生兒頭部包塊一般由兩種情況引起, 即產瘤和頭顱血腫。 產瘤又稱為先鋒頭, 是由於孩子在娩出過程中, 頭部受陰☆禁☆道擠壓而發生頭皮下局部水腫所致。 多在剛出生時最明顯, 以後逐漸變小, 36小時內可完全消失。 而頭顱血腫則為顱骨骨膜下血管破裂, 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
這是由於孩子在娩出時顱部和母親骨盆間相互摩擦、擠壓或因生產困難而採用了產鉗或胎吸助產所致。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現頭部包塊後,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 均不必特殊處理。
在此期間只需注意保護皮膚, 不使其受感染即可。 在給新生兒洗澡時動作要輕柔, 不要用手使勁地搓揉, 還應避免碰撞, 更應注意的是不要穿刺抽血。 因頭顱血腫內的血液處於半凝固狀態, 既不易抽出, 又極易引起細菌在其內繁殖而造成感染,
Advertisiment
如在此期間孩子伴有只睡覺不吃奶、少哭、反應差、面色蒼白、尖叫等情況, 則應警惕顱內出血的可能, 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頭顱B超或頭顱CT等檢查。 如確實存在顱內出血, 醫生將酌情給予手術等治療。
此外, 如頭顱血腫較大, 孩子可有貧血、黃疸加深等繼發現象, 亦應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診治。
Advertisiment
一天早上, 王小姐在幫4歲的兒子豆豆穿衣服時, 無意中摸到豆豆頭頸部有個黃豆粒大小的腫塊, 送豆豆上了幼稚園的接送車後, 她一天都是憂心忡忡的, 擔心豆豆頭頸部的這個腫物是否是腫瘤。 於是下午一放學, 她就趕緊把豆豆直接送到醫院請醫生檢查, 醫生經過檢查後告訴媽媽說:豆豆這個黃豆粒大小的腫物是腫大的淋巴結來的, 可能是之前急性☆禁☆感染留下的“後遺症”, 沒什麼大礙, 觀察一下, 如果淋巴結短期內不會再繼續腫大, 且無腫痛, 則無需太過於擔心, 也不需要去治療, 慢慢地它就會消失了。
在門診, 有時會遇到一些家長憂心忡忡地帶著孩子前來就診,
Advertisiment
人體全身各處淺表部位有大大小小的淋巴結, 它們所組成的淋巴系統是人體對抗疾病的防禦系統, 不同部位的淋巴結負責不同區域的防禦, 各司其職。 比如, 當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口腔炎症等常見的兒科疾病時,
Advertisiment
那麼家長怎麼去區別感染後的淋巴結腫大, 還是某些嚴重疾病所發出的訊號呢?家長在摸到孩子身體各部位出現有淋巴結腫大時, 首先必須要注意孩子的淋巴結個數、腫大的程度、硬度, 與鄰近組織的關係, 可否可移動, 有無壓痛等,如果孩子頭頸部腫大的淋巴結不超過豌豆大小,只有一個,而且邊界是清晰的,摸上去時可以滑動,質地也比較柔軟,沒有疼痛和壓痛,那麼,則多屬於感染後的淋巴結腫大,無需太過於擔憂,只需要觀察下,如果短期內淋巴結不會繼續增大則不需要去治療。
但是,如果發現孩子腫大的淋巴結有多個,而且邊界不清晰,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摸上去不會滑動,質地也比較堅硬,那麼,則有可能是某種疾病所發出的訊號,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檢查下,以便及時查出相應的病變,儘早給予對症的治療處理。
有無壓痛等,如果孩子頭頸部腫大的淋巴結不超過豌豆大小,只有一個,而且邊界是清晰的,摸上去時可以滑動,質地也比較柔軟,沒有疼痛和壓痛,那麼,則多屬於感染後的淋巴結腫大,無需太過於擔憂,只需要觀察下,如果短期內淋巴結不會繼續增大則不需要去治療。但是,如果發現孩子腫大的淋巴結有多個,而且邊界不清晰,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摸上去不會滑動,質地也比較堅硬,那麼,則有可能是某種疾病所發出的訊號,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檢查下,以便及時查出相應的病變,儘早給予對症的治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