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和腦的隱形振動場,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彼此交流並且影響著對方。 當這些場連貫時, 我們就會有一種自然的安全感、歸屬感以及平安感, 我們互相之間感到和諧。 當我們因感受到或者真正缺乏安全感而恐懼時, 這種不連貫會抑制我們自然的激情、好奇心和成長。
在玩耍嬉戲時, 我們處於一種完全的連貫/愉悅狀態, 一種我們可以達至的最自然的學習狀態。 要想真正理解連貫性, 就和一個小孩子一塊兒玩吧, 而且讓孩子帶領。 你會注意到你是多麼完美地和你的複雜世界連在一起, 放眼望去沒有任何阻礙,
Advertisiment
孩子是玩耍的大師, 在玩耍中最高效地學習, 確立完美的思維和情緒結構, 從而活出充滿創造力的生命。 畢生的成功藍圖就是這種孩子般的狀態, 發自忘我的完全聯繫, 此時我們完全沉浸在世界每一刻的奇妙和與他人的互動中。 如果處在一個豐盛又無憂無慮的環境中, 那麼我們就好比天然海綿, 帶著好奇心;細細品味每一刻、每一事、每一物, 我們整個系統都已經調整好去吸收和理解每一個新的奇妙感。 在這種狀態下, 我們是完美的學習者, 只活在此刻——吾眼吾耳所有感官都開動, 掃描每個細節、色彩、聲音, 這可能會花費一個下午的時間,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米厚伊·車新米厚伊(MihalyiCzikszentmihalyi)創造了“流動”(FLOW)這個詞來形容這種連貫狀態。
Advertisiment
連貫性在人際關係、家庭和個人互動中也一樣重要。 我們發給外界的資訊是否充滿激情而且連貫?我們能否貫徹到底、說得出做得到?我們能否連貫地活在當下, 與另一人在一起時完全投入?對待支援我們邁向目標的孩子和其他人, 我們能否清楚劃出充滿人情味的界線?
連貫性是一種個人的力量, 通過提升個人的正直、善解人意和體恤他人的能力而獲得。
——大衛·浩肯斯(DavidHawkins)
要想做回真實的自己,
Advertisiment
意識本身是一種心理現象, 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直接經驗。 意識使個體能夠對經驗(包括個人認知經驗)進行思考並加以詮釋, 構建自我感, 預見將來並設計反應。 通過這些心理活動過程, 個體能夠對現實和個人存在提出存在論和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 並可能構建相關的意義感和目標感。 這種構建使個體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作出一種價值判斷。 個體的意識對其情緒和感覺世界作出有反省的反應的能力, 和個體把這個情緒和感覺世界概念化為正面與負面效應的能力, 可以促進這種價值判斷的活動。
Advertisiment
我們的經驗是我們生活的根基;並且, 作為不斷成長的個體, 我們可以選擇而且有能力改變我們的現狀。 我們由同樣的物質構建, 同樣有回歸連貫性的需要。
變得更連貫、更醒覺、更開明, 是個體可以奉獻給這個世界的最好禮物;它讓人擁有更多一些的歡樂、正直、創造力、理解和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