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醫護程式有助安心待產

將孕婦推進產房的待產時間, 有時是段漫長的等待, 除了孕婦本身及陪伴的先生要有耐心做長期抗戰的準備之外, 瞭解待產時醫療上所需的程式, 也能説明孕婦清楚知道每個步驟的作用, 並能確實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分娩的動作。

靜脈注射(即俗稱打點滴)

靜脈注射的位置通常是手背或手腕處, 經由靜脈注入點滴, 進入母體的血液迴圈。

施行程式

通常由護理人員執行靜脈注射, 如果孕婦平常就害怕打針的刺痛感的話, 建議可以做深呼吸或吐氣的動作, 減緩不適感。 注射針進入身體後, 要將靜脈注射的導管,

Advertisiment
以膠帶固定在孕婦的手臂上, 但手臂是可移動的, 並且會搭配一個移動式的點滴, 以方便孕婦行動。

優點:

靜脈注射點滴可使母體與胎兒保持良好液體補充, 尤其是對產程較長的孕婦而言, 點滴的注射更不可少。 此外, 注射點滴還可防止孕婦有脫水的現象, 並且供應身體熱量, 以及方便從靜脈加入給予減緩疼痛的藥物。

缺點:

由於掛著點滴瓶的不方便性, 會使有些孕婦比較不想起床走動或者起床上廁所, 這對促進分娩實為不利。

建議:

准爸爸或者陪產伴侶, 應該與醫護人員討論是否可以讓孕婦飲用水或者飲料, 防止脫水, 以減少對點滴的需求。 有部份產婦在分娩初期會有反胃現象, 這也有可能會影響她們飲用水的意願。

Advertisiment

胎心音監視器

此監視器提供了子宮收縮的壓力、頻率及胎兒心跳的連續記錄, 它將宮縮與胎兒心跳形繪成圖形, 並印表列。

醫護人員需要利用此連續性的記錄, 以得知胎兒在整個分娩過程(尤其是宮縮時)心跳的情況。 胎兒監測器可以從外部監測, 或是內部監測。 大多數醫院在產婦入院時, 會採用外監測器, 但因內監測器較為精准, 因此, 有些醫護人員在當外監測器量出胎兒心跳頻率減緩時, 會改用內監測器做更進一步的評估。

胎兒監測器常常因為資料顯示可能有胎兒窘迫, 或者情況惡化現象, 使產婦接受不一定必要的剖腹產, 而受到外界的責難。 研究顯示, 電子監視器功能並不一定是完全優於一對一的護理照顧,

Advertisiment
及仔細而規則地聽胎心音, 但就目前醫療設施的使用上而言, 胎兒監視器的確有一定的及時確知胎兒狀況的效用。

使用程式

a:外監測器

以兩條帶子繞著母體的腹部固定, 其中一條經由超音波設計可探究胎兒的心跳;另一條帶有一個測宮縮壓力的儀器, 這兩條帶子要一直綁著直到胎兒娩出。 它們在母親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都可以使用, 甚至站在監測器旁也可以, 但它的限制就是不能四處走動, 除非醫院有遙控自動記錄器, 這樣即使母親走動, 也會將資料傳送至護理站。

b:內監測器

經由一條微細的管子, 將一極微小的電極送入陰dao內, 到達子宮頸後, 再輕輕地植入胎兒頭皮或先露部位1至2公釐處。

Advertisiment
必須是己經破水, 而且子宮頸口至少已開了2至3公分。 內監測器的電極, 需要接連在固定於母體大腿的一條帶子, 如此, 原來綁在腹部用以監測胎心音的帶子, 就可以取下。 通常就是從外面測量宮縮, 而從裡面監測胎心音。 只有某些狀況, 醫護人員可能需要精密的測宮縮壓力的儀器, 就會經由陰dao及子宮頸, 置入一個微小的壓力測定器到子宮, 而外測的帶子就可以移除了。

優點:

胎兒監視器可給予醫護人員有關母親宮縮與胎兒心跳的持續情形, 而穩定的測量值更可以讓准父母對瞭解胎兒的狀況而感到安心。 藉由監視器的記錄, 瞭解宮縮的時間頻率, 而且因為宮縮記錄會在母親對宮縮有感覺前早一步顯示,

Advertisiment
因此, 隨行照顧者即可請產婦開始準備呼吸及放鬆技巧。

缺點:

如果產婦打著點滴, 再加上監測器的使用, 可能意謂著再過不久就要臨盆了, 不過產婦可能因為綁著帶子及點滴導管而導致行動不便, 必須躺在床上或者椅子上休息, 如果想移動, 則需要請護理人員做調整。 由於限制較多, 常常會使產婦減少活動或維持同一姿勢。

人工破水

醫護人員有時會在產婦分娩前或分娩時做人工破水。

程式

通常使用一種鈍的器械, 溫和地插入陰dao, 以割破水袋, 此過程並不會使產婦感到疼痛, 只是有點類似內診般的不舒服, 在溫熱的羊水湧出時, 護士會先以產褥墊置於其下, 以利吸收, 產婦可能會有壓力減輕的感覺。

優點

可用於啟動生產或是加速產程;一旦破水後, 胎頭或先露部位便緊貼著子宮頸,如此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以及刺激子宮的收縮。醫護人員將檢視羊水的顏色及濃,以評估胎兒是否良好,如果要用內監測器做檢查時,羊水袋也必須破掉才能做。

缺點

如果產程是正常進行的,那理想的情況是儘量在分娩前,讓羊水袋保持完整,因其對胎頭有如保護墊的作用。但有時雖己破水卻不一定已開始分娩;如果已破水,通常醫護人員希望能安排在24內開始分娩,因為破水後會增加母體及胎兒感染的危機,以及宮縮的不適。

建議

對在尚末破水前的緩慢產程,首先,可嘗試其它非醫學的建議處置。

胎頭或先露部位便緊貼著子宮頸,如此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以及刺激子宮的收縮。醫護人員將檢視羊水的顏色及濃,以評估胎兒是否良好,如果要用內監測器做檢查時,羊水袋也必須破掉才能做。

缺點

如果產程是正常進行的,那理想的情況是儘量在分娩前,讓羊水袋保持完整,因其對胎頭有如保護墊的作用。但有時雖己破水卻不一定已開始分娩;如果已破水,通常醫護人員希望能安排在24內開始分娩,因為破水後會增加母體及胎兒感染的危機,以及宮縮的不適。

建議

對在尚末破水前的緩慢產程,首先,可嘗試其它非醫學的建議處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