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醫護程式説明安心待產

將孕婦推進產房的待產時間, 有時是段漫長的等待, 除了孕婦本身及陪伴的先生要有耐心做長期抗戰的準備之外, 瞭解待產時醫療上所需的程式, 也能説明孕婦清楚知道每個步驟的作用, 並能確實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分娩的動作。

靜脈注射(即俗稱的打點滴)

靜脈注射的位置通常是手背或手腕處, 經由靜脈注入點滴, 進入母體的血液迴圈。

施行程式

通常由護理人員執行靜脈注射, 如果孕婦平常就害怕打針的刺痛感的話, 建議可以做深呼吸或吐氣的動作, 減緩不適感。 注射針進入身體後, 要將靜脈注射的導管,

Advertisiment
以膠帶固定在孕婦的手臂上, 但手臂是可移動的, 並且會搭配一個移動式的點滴, 以方便孕婦行動。

優點

靜脈注射點滴可使母體與胎兒保持良好液體補充, 尤其是對產程較長的孕婦而言, 點滴的注射更不可少。 此外, 注射點滴還可防止孕婦有脫水的現象, 並且供應身體熱量, 以及方便從靜脈加入給予減緩疼痛的藥物。

缺點

由於掛著點滴瓶的不方便性, 會使有些孕婦比較不想起床走動或者起床上廁所, 這對促進分娩實為不利。

建議

准爸爸或者陪產伴侶, 應該與醫護人員討論是否可以讓孕婦飲用水或者飲料, 防止脫水, 以減少對點滴的需求。 有部份產婦在分娩初期會有反胃現象, 這也有可能會影響她們飲用水的意願。

Advertisiment

胎心音監視器

此監視器提供了子宮收縮的壓力、頻率及胎兒心跳的連續記錄, 它將宮縮與胎兒心跳形繪成圖形, 並印表列。

醫護人員需要利用此連續性的記錄, 以得知胎兒在整個分娩過程(尤其是宮縮時)心跳的情況。 胎兒監測器可以從外部監測, 或是內部監測。 大多數醫院在產婦入院時, 會採用外監測器, 但因內監測器較為精准, 因此, 有些醫護人員在當外監測器量出胎兒心跳頻率減緩時, 會改用內監測器做更進一步的評估。

胎兒監測器常常因為資料顯示可能有胎兒窘迫, 或者情況惡化現象, 使產婦接受不一定必要的剖腹產, 而受到外界的責難。 研究顯示, 電子監視器功能並不一定是完全優於一對一的護理照顧,

Advertisiment
及仔細而規則地聽胎心音, 但就目前醫療設施的使用上而言, 胎兒監視器的確有一定的及時確知胎兒狀況的效用。

使用程式

A:外監測器

以兩條帶子繞著母體的腹部固定, 其中一條經由超音波設計可探究胎兒的心跳;另一條帶有一個測宮縮壓力的儀器, 這兩條帶子要一直綁著直到胎兒娩出。 它們在母親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都可以使用, 甚至站在監測器旁也可以, 但它的限制就是不能四處走動, 除非醫院有遙控自動記錄器, 這樣即使母親走動, 也會將資料傳送至護理站。

B:內監測器

經由一條微細的管子, 將一極微小的電極送入陰dao內, 到達子宮頸後, 再輕輕地植入胎兒頭皮或先露部位1至2公釐處。

Advertisiment
必須是己經破水, 而且子宮頸口至少已開了2至3公分。 內監測器的電極, 需要接連在固定於母體大腿的一條帶子, 如此, 原來綁在腹部用以監測胎心音的帶子, 就可以取下。 通常就是從外面測量宮縮, 而從裡面監測胎心音。 只有某些狀況, 醫護人員可能需要精密的測宮縮壓力的儀器, 就會經由陰dao及子宮頸, 置入一個微小的壓力測定器到子宮, 而外測的帶子就可以移除了。

優點

胎兒監視器可給予醫護人員有關母親宮縮與胎兒心跳的持續情形, 而穩定的測量值更可以讓准父母對瞭解胎兒的狀況而感到安心。 藉由監視器的記錄, 瞭解宮縮的時間頻率, 而且因為宮縮記錄會在母親對宮縮有感覺前早一步顯示,

Advertisiment
因此, 隨行照顧者即可請產婦開始準備呼吸及放鬆技巧。

缺點

如果產婦打著點滴, 再加上監測器的使用, 可能意謂著再過不久就要臨盆了, 不過產婦可能因為綁著帶子及點滴導管而導致行動不便, 必須躺在床上或者椅子上休息, 如果想移動, 則需要請護理人員做調整。 由於限制較多, 常常會使產婦減少活動或維持同一姿勢。

醫護人員有時會在產婦分娩前或分娩時做人工破水。

程式

通常使用一種鈍的器械, 溫和地插入陰dao, 以割破水袋, 此過程並不會使產婦感到疼痛, 只是有點類似內診般的不舒服, 在溫熱的羊水湧出時, 護士會先以產褥墊置於其下, 以利吸收, 產婦可能會有壓力減輕的感覺。

優點

可用於啟動生產或是加速產程;一旦破水後, 胎頭或先露部位便緊貼著子宮頸,如此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以及刺激子宮的收縮。醫護人員將檢視羊水的顏色及濃,以評估胎兒是否良好,如果要用內監測器做檢查時,羊水袋也必須破掉才能做。

缺點

如果產程是正常進行的,那理想的情況是儘量在分娩前,讓羊水袋保持完整,因其對胎頭有如保護墊的作用。但有時雖己破水卻不一定已開始分娩;如果已破水,通常醫護人員希望能安排在24內開始分娩,因為破水後會增加母體及胎兒感染的危機,以及宮縮的不適。

建議

對在尚末破水前的緩慢產程,首先,可嘗試其它非醫學的建議處置。

灌腸

灌腸的方法,為護理人員將液體注入產婦的腸道,以排空糞便(因腸道充滿會使產程遲緩)。不過最理想的狀態還是母體能在生產前自然排便。若產婦可確知腸道已經排空了,則可告知護理人員,以省卻灌腸的過程。

程式

灌腸由護理人員來執行,它會有些許的不舒服,所以會鼓勵產婦做輕鬆的呼吸調節,完成程式後,產婦約需在洗手間待上10~20分鐘來排解,這個動作對母親而言是比較辛苦的,需要先生及家人的的支持與協助。

優點

充滿廢物的腸道會防礙分娩的進行,如果有便秘或腸道末排空,最好能進行灌腸,因為灌腸能引起較強的子宮收縮,而能刺激遲緩的產程。很多母親會因為怕用力,而將排泄物與嬰兒一起解出,以致於不敢做有效的用力,影響排便的順暢。

醫師建議要給母親做心理上的建設,使產婦能夠不抑制自己,才能完全放鬆骨盆腔的肌肉,以方便之後的分娩過程。由於分娩的推力很強,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會將糞便與反液排出,完全是正常的現象,是生產的自然過程。

缺點

灌腸對母體而言,是一項不太舒服的過程,尤其是當產婦還要應付宮縮的不適應時,更容易感覺不適。

覆蓋腿部或佈置一個無菌環境

醫護人員將消毒過的布巾覆于產婦的腿上、腹部,以製造一個清潔的生產空間,但這會依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實際施行方式而有所不同。

刮除陰☆禁☆毛

刮除陰☆禁☆毛的作用,常是為了使會陰切開的傷口易於修補,且能預防細菌的感染。有些護理人員經常是將所有的陰☆禁☆毛都刮除乾淨,因此使得有些產婦會感到不適應。不過基本上都會刮除陰dao口周圍的毛髮。

程式

由醫護人員部分刮除陰dao口周圍的陰☆禁☆毛,最好能使用專門刮除陰☆禁☆毛的剪刀,以避免毛髮再長出時,會有發癢的感覺。

優點

優點是可便利於醫師執行會陰切開的修補手術。

缺點

產後逐漸長出的陰☆禁☆毛會讓產婦搔癢和不適,同時在此過程中,也可能造成些微的傷口,需要小心護理以防細菌的感染。

氧氣的供給

不論是在待產室或是產房,氧氣都是必備的,只要胎心監測器或護理人員感覺到,因為沒提供胎兒適足的氧氣,而使胎心音有異時,則要隨時給與產婦氧氣。

改變產婦的姿勢(通常往左側躺)常能增強她的血液迴圈,或者刺激胎兒的活動,而讓胎兒能調整適切的位置,避免臍帶或胎頭受到過多壓迫,但以上若仍不能改善胎心情況時,則得供給氧氣。雖然使用氧氣時似乎意謂著正呈現一種緊急狀態,但它的使用可視為是正常的,不用太過緊張。產婦可能只需少許的氧氣吸入,或以口罩式地吸入較長的時間,這得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程式

氧氣的供給通常是採用口罩式,或者鼻夾式固定後吸入。

優點

提高產婦和胎兒的氧氣供給,有時可能預防更進一步的臨床處置,例如:緊急的剖腹生產。

缺點

雖然氧氣罩是清潔且能送出氧氣的,但有些產婦指出,戴上口罩後,會有“幽閉恐怖”的感覺,尤其當產婦必須戴久一些時,同時也不能隨意的行動。

建議

醫護人員會讓產婦知道此過程是簡易而安全的,如果產婦感到煩燥可以與醫護人員討論是否可以稍微將氧氣罩舉起數秒,若是覺得口罩讓產婦臉部溫熱時,不妨以清潔的毛巾擦拭臉部。

會陰切開

這是一種以外科剪刀切割會陰(位於陰dao與直腸間)的方式,以擴大陰dao開口,便於胎頭娩出。

程式

在胎頭初露前(即胎頭的最大部份能在陰dao口看到之前),醫護人員會觀察會陰的伸展是否恰當,如果末適當伸展時,他們將注射局部麻醉劑至會陰部,做會陰切開的準備。有時如胎頭較快娩出時,則可能來不及做局部的麻醉;有的產婦甚至可能因胎頭的壓迫,己使這個區域麻木了,根本沒有察覺會陰切開的執行,一般會陰切開有兩種方式:

A:正中切開─以陰dao的基底往下的切割方式。

B:側中切開─陰dao斜角切割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產後恢復時較疼痛,但它不像中線切開的方式,容易造成直腸或周邊肌肉的撕裂,通常這種方式多應用於巨嬰、產鉗生產時。

優點

A:借著陰dao口的擴張變大,更加速生產。

B:當生產而發生胎心音減緩時,可藉此加速生產。

缺點

A:會陰切開術相當於二度裂傷;一度的裂傷比會陰切開術較易修補。

B:在產後恢復期間(產褥期),它的疼痛會延續幾天到幾個星期。

C:夫妻產後的性☆禁☆生☆禁☆活需要視傷口的回復狀況,才能開始。

建議

當胎頭開始露出時,醫師會教導產婦在子宮收縮時,將氣吐掉以停止用力,而只剩下子宮收縮的力量,如此才能使會陰部的組織有充分的時間伸張,而使胎頭慢慢的娩出,豉勵產婦在產前練習凱格爾運動(即骨盆底肌肉運動),以維持骨盆底肌肉的緊張度,並使身體肌肉放鬆。

產鉗

產鉗是一種看起來像是一對大的、而有弧度的鐵鉗子。它們通常用來幫助胎頭的娩出,特別是當胎頭較大、或者胎頭的位置不對時使用。有時當胎心音變慢、而需要盡速將胎兒娩出時,則會使用產鉗來加速分娩。如果產婦因為力氣用盡或是麻醉而喪失感覺,以致於無法有效地用力時,也會使用產鉗來幫忙。

最常使用的是低位產鉗,它應用於胎頭鼓出會陰部或是陰dao張開,可見胎頭的時候。中位產鉗應用於胎頭進入骨盆腔,但尚未看見時;然而中位產鉗的使用仍有爭論。高位鉗應用於胎頭尚未進入骨盆腔;然而現在已不再使用,因對嬰兒的危險性太大,而以剖腹生產來取代。簡言之,產鉗的使用位置愈高,危險性愈大。

程式

由於產鉗是一項會令產婦感到疼痛的步驟,因此,需要給予局部麻醉,而且通常要做會陰切開術,醫師會分兩次將兩葉產鉗分別放入陰dao內,而靠在胎頭的兩旁,兩葉產鉗在中間相交並結合在一起,因此,對於胎頭並沒有額外的壓力。當下次宮縮而產婦開始用力時,醫師會將胎頭往下及往外拉;有時只需要溫和的力量,即能將胎頭慢慢的娩出,而有時則需較強的拉力。

優點

A:如果需要的話,可用來加速生產。

B:可幫助將胎頭旋轉至適用的位置。

C:當產婦已經力氣用竭時,可用來幫助將胎兒娩出。

D:幫助保護早產兒的頭部,避免受到壓迫。

E:可避免剖腹生產。

缺點

A:可能會引起嬰兒的頭部或臉部,暫時性的瘀傷。

B:可能使陰dao組織受傷。

C:當產鉗生產有困難時,有一點危險性,可能會對嬰兒或母親造成傷害,例如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

真空吸引娩出

真空吸引器是一種產鉗的替代物,它是一種像帽子般的器械,借著吸引的力量吸附在胎頭上,這帽子經由一條橡皮管而連接到一台抽氣幫浦。

程式

一旦這個帽子經由吸引的力量,而吸附在胎頭上時,醫師就會利用宮縮時,牽引依附在帽子上的管子,而幫助胎頭往下移動。

優點

它的使用所需的空間比產鉗小,而且較不會痛,所引起的撕裂傷也較少。

缺點

對嬰兒的頭皮,可能會引起暫時的瘀傷或水腫;此外,它不能像產鉗一樣,可用來幫助旋轉胎頭,而且在造成吸引力量的過程中,須耗費較多的時間,不過也因而引起顱內出血的機率較低。

待產時的胎兒與母親,小心突然狀況!

◆胎兒窘迫:

胎兒心跳頻率明顯下降,原因可能是胎兒臍帶繞頸、解胎便、早期破水或者臍帶下墜受胎頭壓迫等。此時醫護人員會先給予產婦氧氣、點滴,請產婦左側躺,如果胎兒心跳仍未恢復正常,則必須立即剖腹產。

◆骨盆腔狹窄或胎兒太大:

當子宮頸開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繼續開了,且胎頭亦未再下降,產程超過一定時間後,為保護胎兒及產婦的安全,醫師會依情況施予剖腹產。

◆胎盤早期剝離:

待產的過程中,產婦突然由陣痛轉為持續性劇痛,且陰dao大量出血不止,即是胎盤提早剝離子宮。目前原因仍未確定,發生前亦無預警,必須立即進行急救,以免危險。

◆麻醉意外:

通常醫師會在開二指以上且子宮有規則收縮時,為想實施“無痛分娩”的產婦施行脊椎硬膜外腔麻醉。但麻醉也可能意外造成產婦血壓降低、休克,此時只要醫師搶救得宜,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產婦要注意選擇有麻醉專科及專業認證的醫院及醫師。

◆臍帶脫出:

大多發生在早期破水、胎頭還很高的情形。臍帶脫出會受到胎頭壓迫,造成臍血供應中斷及胎兒生命的危險,因此要立即剖腹生產。

◆羊水栓塞症:

待產過程中,羊膜細胞、胎膜、胎髮穿透子宮內壁血管,順著血液迴圈到達肺部,破壞了凝血機能,造成產婦突然大量出血(七孔流血),進而死亡。此種情況連搶救胎兒都很困難,且醫界尚查不出確實原因,只能歸因於產婦體質,目前醫學尚無處理方式。

胎頭或先露部位便緊貼著子宮頸,如此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以及刺激子宮的收縮。醫護人員將檢視羊水的顏色及濃,以評估胎兒是否良好,如果要用內監測器做檢查時,羊水袋也必須破掉才能做。

缺點

如果產程是正常進行的,那理想的情況是儘量在分娩前,讓羊水袋保持完整,因其對胎頭有如保護墊的作用。但有時雖己破水卻不一定已開始分娩;如果已破水,通常醫護人員希望能安排在24內開始分娩,因為破水後會增加母體及胎兒感染的危機,以及宮縮的不適。

建議

對在尚末破水前的緩慢產程,首先,可嘗試其它非醫學的建議處置。

灌腸

灌腸的方法,為護理人員將液體注入產婦的腸道,以排空糞便(因腸道充滿會使產程遲緩)。不過最理想的狀態還是母體能在生產前自然排便。若產婦可確知腸道已經排空了,則可告知護理人員,以省卻灌腸的過程。

程式

灌腸由護理人員來執行,它會有些許的不舒服,所以會鼓勵產婦做輕鬆的呼吸調節,完成程式後,產婦約需在洗手間待上10~20分鐘來排解,這個動作對母親而言是比較辛苦的,需要先生及家人的的支持與協助。

優點

充滿廢物的腸道會防礙分娩的進行,如果有便秘或腸道末排空,最好能進行灌腸,因為灌腸能引起較強的子宮收縮,而能刺激遲緩的產程。很多母親會因為怕用力,而將排泄物與嬰兒一起解出,以致於不敢做有效的用力,影響排便的順暢。

醫師建議要給母親做心理上的建設,使產婦能夠不抑制自己,才能完全放鬆骨盆腔的肌肉,以方便之後的分娩過程。由於分娩的推力很強,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會將糞便與反液排出,完全是正常的現象,是生產的自然過程。

缺點

灌腸對母體而言,是一項不太舒服的過程,尤其是當產婦還要應付宮縮的不適應時,更容易感覺不適。

覆蓋腿部或佈置一個無菌環境

醫護人員將消毒過的布巾覆于產婦的腿上、腹部,以製造一個清潔的生產空間,但這會依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實際施行方式而有所不同。

刮除陰☆禁☆毛

刮除陰☆禁☆毛的作用,常是為了使會陰切開的傷口易於修補,且能預防細菌的感染。有些護理人員經常是將所有的陰☆禁☆毛都刮除乾淨,因此使得有些產婦會感到不適應。不過基本上都會刮除陰dao口周圍的毛髮。

程式

由醫護人員部分刮除陰dao口周圍的陰☆禁☆毛,最好能使用專門刮除陰☆禁☆毛的剪刀,以避免毛髮再長出時,會有發癢的感覺。

優點

優點是可便利於醫師執行會陰切開的修補手術。

缺點

產後逐漸長出的陰☆禁☆毛會讓產婦搔癢和不適,同時在此過程中,也可能造成些微的傷口,需要小心護理以防細菌的感染。

氧氣的供給

不論是在待產室或是產房,氧氣都是必備的,只要胎心監測器或護理人員感覺到,因為沒提供胎兒適足的氧氣,而使胎心音有異時,則要隨時給與產婦氧氣。

改變產婦的姿勢(通常往左側躺)常能增強她的血液迴圈,或者刺激胎兒的活動,而讓胎兒能調整適切的位置,避免臍帶或胎頭受到過多壓迫,但以上若仍不能改善胎心情況時,則得供給氧氣。雖然使用氧氣時似乎意謂著正呈現一種緊急狀態,但它的使用可視為是正常的,不用太過緊張。產婦可能只需少許的氧氣吸入,或以口罩式地吸入較長的時間,這得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程式

氧氣的供給通常是採用口罩式,或者鼻夾式固定後吸入。

優點

提高產婦和胎兒的氧氣供給,有時可能預防更進一步的臨床處置,例如:緊急的剖腹生產。

缺點

雖然氧氣罩是清潔且能送出氧氣的,但有些產婦指出,戴上口罩後,會有“幽閉恐怖”的感覺,尤其當產婦必須戴久一些時,同時也不能隨意的行動。

建議

醫護人員會讓產婦知道此過程是簡易而安全的,如果產婦感到煩燥可以與醫護人員討論是否可以稍微將氧氣罩舉起數秒,若是覺得口罩讓產婦臉部溫熱時,不妨以清潔的毛巾擦拭臉部。

會陰切開

這是一種以外科剪刀切割會陰(位於陰dao與直腸間)的方式,以擴大陰dao開口,便於胎頭娩出。

程式

在胎頭初露前(即胎頭的最大部份能在陰dao口看到之前),醫護人員會觀察會陰的伸展是否恰當,如果末適當伸展時,他們將注射局部麻醉劑至會陰部,做會陰切開的準備。有時如胎頭較快娩出時,則可能來不及做局部的麻醉;有的產婦甚至可能因胎頭的壓迫,己使這個區域麻木了,根本沒有察覺會陰切開的執行,一般會陰切開有兩種方式:

A:正中切開─以陰dao的基底往下的切割方式。

B:側中切開─陰dao斜角切割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產後恢復時較疼痛,但它不像中線切開的方式,容易造成直腸或周邊肌肉的撕裂,通常這種方式多應用於巨嬰、產鉗生產時。

優點

A:借著陰dao口的擴張變大,更加速生產。

B:當生產而發生胎心音減緩時,可藉此加速生產。

缺點

A:會陰切開術相當於二度裂傷;一度的裂傷比會陰切開術較易修補。

B:在產後恢復期間(產褥期),它的疼痛會延續幾天到幾個星期。

C:夫妻產後的性☆禁☆生☆禁☆活需要視傷口的回復狀況,才能開始。

建議

當胎頭開始露出時,醫師會教導產婦在子宮收縮時,將氣吐掉以停止用力,而只剩下子宮收縮的力量,如此才能使會陰部的組織有充分的時間伸張,而使胎頭慢慢的娩出,豉勵產婦在產前練習凱格爾運動(即骨盆底肌肉運動),以維持骨盆底肌肉的緊張度,並使身體肌肉放鬆。

產鉗

產鉗是一種看起來像是一對大的、而有弧度的鐵鉗子。它們通常用來幫助胎頭的娩出,特別是當胎頭較大、或者胎頭的位置不對時使用。有時當胎心音變慢、而需要盡速將胎兒娩出時,則會使用產鉗來加速分娩。如果產婦因為力氣用盡或是麻醉而喪失感覺,以致於無法有效地用力時,也會使用產鉗來幫忙。

最常使用的是低位產鉗,它應用於胎頭鼓出會陰部或是陰dao張開,可見胎頭的時候。中位產鉗應用於胎頭進入骨盆腔,但尚未看見時;然而中位產鉗的使用仍有爭論。高位鉗應用於胎頭尚未進入骨盆腔;然而現在已不再使用,因對嬰兒的危險性太大,而以剖腹生產來取代。簡言之,產鉗的使用位置愈高,危險性愈大。

程式

由於產鉗是一項會令產婦感到疼痛的步驟,因此,需要給予局部麻醉,而且通常要做會陰切開術,醫師會分兩次將兩葉產鉗分別放入陰dao內,而靠在胎頭的兩旁,兩葉產鉗在中間相交並結合在一起,因此,對於胎頭並沒有額外的壓力。當下次宮縮而產婦開始用力時,醫師會將胎頭往下及往外拉;有時只需要溫和的力量,即能將胎頭慢慢的娩出,而有時則需較強的拉力。

優點

A:如果需要的話,可用來加速生產。

B:可幫助將胎頭旋轉至適用的位置。

C:當產婦已經力氣用竭時,可用來幫助將胎兒娩出。

D:幫助保護早產兒的頭部,避免受到壓迫。

E:可避免剖腹生產。

缺點

A:可能會引起嬰兒的頭部或臉部,暫時性的瘀傷。

B:可能使陰dao組織受傷。

C:當產鉗生產有困難時,有一點危險性,可能會對嬰兒或母親造成傷害,例如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

真空吸引娩出

真空吸引器是一種產鉗的替代物,它是一種像帽子般的器械,借著吸引的力量吸附在胎頭上,這帽子經由一條橡皮管而連接到一台抽氣幫浦。

程式

一旦這個帽子經由吸引的力量,而吸附在胎頭上時,醫師就會利用宮縮時,牽引依附在帽子上的管子,而幫助胎頭往下移動。

優點

它的使用所需的空間比產鉗小,而且較不會痛,所引起的撕裂傷也較少。

缺點

對嬰兒的頭皮,可能會引起暫時的瘀傷或水腫;此外,它不能像產鉗一樣,可用來幫助旋轉胎頭,而且在造成吸引力量的過程中,須耗費較多的時間,不過也因而引起顱內出血的機率較低。

待產時的胎兒與母親,小心突然狀況!

◆胎兒窘迫:

胎兒心跳頻率明顯下降,原因可能是胎兒臍帶繞頸、解胎便、早期破水或者臍帶下墜受胎頭壓迫等。此時醫護人員會先給予產婦氧氣、點滴,請產婦左側躺,如果胎兒心跳仍未恢復正常,則必須立即剖腹產。

◆骨盆腔狹窄或胎兒太大:

當子宮頸開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繼續開了,且胎頭亦未再下降,產程超過一定時間後,為保護胎兒及產婦的安全,醫師會依情況施予剖腹產。

◆胎盤早期剝離:

待產的過程中,產婦突然由陣痛轉為持續性劇痛,且陰dao大量出血不止,即是胎盤提早剝離子宮。目前原因仍未確定,發生前亦無預警,必須立即進行急救,以免危險。

◆麻醉意外:

通常醫師會在開二指以上且子宮有規則收縮時,為想實施“無痛分娩”的產婦施行脊椎硬膜外腔麻醉。但麻醉也可能意外造成產婦血壓降低、休克,此時只要醫師搶救得宜,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產婦要注意選擇有麻醉專科及專業認證的醫院及醫師。

◆臍帶脫出:

大多發生在早期破水、胎頭還很高的情形。臍帶脫出會受到胎頭壓迫,造成臍血供應中斷及胎兒生命的危險,因此要立即剖腹生產。

◆羊水栓塞症:

待產過程中,羊膜細胞、胎膜、胎髮穿透子宮內壁血管,順著血液迴圈到達肺部,破壞了凝血機能,造成產婦突然大量出血(七孔流血),進而死亡。此種情況連搶救胎兒都很困難,且醫界尚查不出確實原因,只能歸因於產婦體質,目前醫學尚無處理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