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關於新生兒大便的一些情況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會排大便, 一般呈棕褐色或墨綠色, 黏稠, 沒有臭味。 這種糞便是由胎兒期的腸道分泌物、膽汁及咽下的羊水內所含的胎兒皮脂等組成, 所以稱為胎糞。 新生兒所有的胎糞在3天左右排清。 有少數新生兒出生後兩天兩夜尚無胎糞排出, 屬於異常情況, 應去醫院檢查看有無消化道畸形或其他原因。
隨著母乳餵養的開始, 新生兒的大便呈金黃色, 黏度均勻如膏狀, 有時略帶綠色, 呈酸性反應, 無明顯臭味, 每天排便2~4次。 如果是人工餵養的新生兒, 他們的大便色淡黃或土灰色, 質較幹不勻,

Advertisiment
常帶奶瓣, 呈中性或鹼性反應, 有臭味, 每天排便1~2次。 混合餵養的新生兒大便量多, 質柔軟, 有明顯臭味, 暗褐色。 新生兒大便的次數可達每日4~5次, 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對消化道的調節不夠準確, 還有他們的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完善, 當大便積聚在直腸時即可刺激新生兒產生便意感, 隨時引起排便。
以上情況是新生兒的正常大便, 當然, 如果餵養不當, 加之新生兒的腸胃功能比較差, 新生兒的大便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 父母要時刻注意觀察, 並給予及時處理。
新生兒消化不良時的糞便為黃綠色, 稀水狀, 或含有白色小凝塊呈蛋花湯樣, 質不勻, 次數多;腸炎時的糞便稀薄呈綠色, 黏液較多, 有臭味;腹瀉嚴重時,
Advertisiment
糞塊消失, 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痢疾桿菌性腸炎可為膿血便;阻塞性黃疸時的糞便呈灰白色;便秘時的大便幹結;饑餓時的大便呈暗褐色或暗綠色, 次數較多, 量少, 有黏液。 如果大便為綠色, 表明糖攝入過多, 可適當地減少糖類。 如果出現血水樣大便, 並且伴有發熱, 腹脹, 嘔吐, 則可能是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需及時到醫院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