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提到孩子身高的話題時, 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長得更高一些。 有些家庭的孩子長得比同齡小朋友略微矮小, 父母也不放在心上, 認為這只是遺傳的問題, 或是發育期還沒到, 等到了長身體的時間孩子自然能在身高上追趕上別的小朋友。 父母這些想法可能會耽誤到孩子的生長, 因為孩子長不高也可能是矮小症在作怪。
父母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 面對孩子的身高也是如此, 都希望孩子高人一等。 有些不明智的家長甚至不惜讓孩子做手術來增高。 同時也有部分父母對待小孩身高走進另一個極端:認為孩子長得矮是家族遺傳,
Advertisiment
矮小症的治療“從娃娃抓起”
專家介紹, 在臨床及社會調查中發現, 五成以上矮小症患兒家長對於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的狀況, 在認識上容易走入“孩子晚長、不缺營養、家族遺傳”三大誤區。 調查顯示, 至少一半左右的患兒家長認為, 孩子身高與家族遺傳有關, 父母個子都不高, 孩子的身高不高也很正常, 治療與否結果都一樣;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孩子身高低於同齡兒童是發育較晚,
Advertisiment
年齡越小, 治療效果越好。 這是因為孩子年齡越小, 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 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 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 生長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 體重越輕, 用藥的劑量越小, 所花費用也越小。 因此, 家長切不可等到孩子發育後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 此時骨骺接近閉合, 生長潛力很小, 已不再可能達到理想身高。
父母留心孩子是否長得慢
“孩子長得慢, 當心是矮小症。 ”專家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個頭矮小而坐在班級的前三排,
Advertisiment
怎樣的生長速率算慢?專家介紹, 孩子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長25釐米, 第二年平均共長10釐米, 第3年平均長8釐米。 此後到青春期前, 每年長5釐米到7釐米;到了青春期, 男孩每年增長25釐米~26釐米, 女孩增長23釐米~25釐米。 如果你的孩子每年身高的增長速度低於上述值的70%, 那麼可以判斷為長得慢。
孩子確診為矮小症, 一定要儘早治療。 然而在實際臨床治療上, 矮小症患者被拖延治療的情況並不少見。 據有關調查, 國內70%的矮小症孩子11~16歲才開始接受治療, 而由美國國家合作生長發育研究(NCGS)資料顯示, 國外59%的孩子是在6~10歲開始接受治療。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患上矮小症後, 父母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個難題。 如果連父母都對矮小症悲觀失望的話, 孩子就更不能積極健康的去面對病魔, 甚至採取消極方式面對治療, 這很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其實, 矮小症並不是不能治癒, 如果發現的及時, 並及早的進行干預治療, 孩子還是能達到理想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