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發現早產兒長大後更快樂

人們常常認為早產兒容易體弱多病, 但據英國研究發現早產兒長大後其實更快樂。 如果你的孩子是早產兒, 大可不必擔心早產對他性格會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 早期的干預訓練還是有必要的。

據英國刊登在《精神病學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早產兒長大後其實更快樂。 這項結果令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大吃一驚。 科學家最初是為了研究“母嬰分居”是否會導致孩子日後心理健康問題。 因為此前的觀點認為, 出生時母子分離, 會使孩子成年後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和心理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

Advertisiment
在1200名新生兒中, 那些一落地就被送進嬰兒保育器的早產兒, 成年後發生抑鬱的危險比一般人低2―3倍, 這一現象被稱為“保育器效應”。

研究人員表示, “保育器效應”產生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是嬰兒保育器的環境有利於新生兒大腦細胞的發育;二是這些小傢伙得到醫護人員的格外關照。 所以, 如果你的孩子是早產兒, 那你大可不必擔心早產對他性格會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發現早產兒長大後更快樂 

儘管如此, 由於早產兒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 早產期的早期干預很重要。 如果早期運用神經促通技術和感知覺方面的訓練, 可使發育遲滯的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對早產兒進行感知覺的訓練是對早產兒早期干預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就是通過讓嬰兒的感覺器官, 如眼、耳、鼻等, 與外界事物接觸來進行。

嬰兒在言語和語言表達等方面亦依賴於這種感知經驗, 獲得對周圍事物的更深認識及瞭解。 感覺統合能力訓練主要是給予早產兒多一些刺激, 如讓多看、多說、多動等, 使他們比正常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 接受更多的教育和訓練。

統合能力訓練可以增強孩子學習時的注意力、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反應靈敏性、情緒穩定性、手眼耳協調性等。 針對這些問題而進行的大腦功能訓練, 要求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完成協調性的動作, 效果也會很明顯, 例如, 平衡能力的訓練:讓孩子通過平衡木、平衡台、旋轉圓筒等項目, 來訓練大腦前庭的平衡功能, 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通過跳繩、小滑板、大滑梯、陽光隧道等項目,

Advertisiment
訓練孩子的本體感, 提高孩子的動作反應速度;通過羊角球、袋鼠跳、大籠球等項目, 訓練孩子的觸覺, 穩定孩子的情緒, 增強勇氣和自信心;通過拍球、趴地推球、拋接球等專案, 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性, 解決粗心大意的問題。 感覺統合訓練還可以矯治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智力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障礙、尿床、運動協調障礙等特殊問題。
小編提醒:很多父母都擔心早產兒的體能和性格發育問題, 其實進過早期的干預訓練, 是能夠提升早產兒整體素質的。 不過, 父母們需要加倍小心護理了。

(責任編輯:chris)

相關用戶問答